可恨东君,把春去春来无迹。
便过眼、等闲输了,三分之一。
昼永暖翻红杏雨,风晴扶起垂杨力。
更天涯、芳草最关情,烘残日。湘浦岸,南塘驿。
恨不尽,愁如积。算年年孤负,对他寒食。
便恁归来能几许,风流已自非畴昔。
凭画栏、一线数飞鸿,沈空碧。
可恨东君,把春去春来无迹。
便过眼、等闲输了,三分之一。
昼永暖翻红杏雨,风晴扶起垂杨力。
更天涯、芳草最关情,烘残日。湘浦岸,南塘驿。
恨不尽,愁如积。算年年孤负,对他寒食。
便恁归来能几许,风流已自非畴昔。
凭画栏、一线数飞鸿,沈空碧。
这首《满江红·其三·暮春》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通过对春天消逝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可恨东君,把春去春来无迹",词人责怪春神东君让春光悄然离去,不留痕迹,暗示了对春光不再的惋惜。"便过眼、等闲输了,三分之一",进一步强调春光流逝之快,仿佛不经意间已过去了一大半。
"昼永暖翻红杏雨,风晴扶起垂杨力",通过描绘春雨滋润红杏,晴天中垂杨恢复生机的场景,展现了春回大地的景象,但同时也暗含着春光将逝的无奈。"更天涯、芳草最关情,烘残日",词人将视线投向远方,感叹天涯芳草也难挽春归,夕阳西下,更添离别之情。
下半阙转向个人情感抒发,"湘浦岸,南塘驿",借地名表达词人对远方的思念和离愁,"恨不尽,愁如积"直抒胸臆,愁绪深重。"算年年孤负,对他寒食",词人遗憾自己年年辜负了春天的美好,特别是在寒食节这样的传统节日里,更显孤独。
"便恁归来能几许,风流已自非畴昔",词人感叹即使回到过去,也无法找回往昔的风流岁月。最后以"凭画栏、一线数飞鸿,沈空碧"收尾,词人倚靠栏杆,遥望天空,只见孤雁掠过,一片空寂,寓言自己内心的落寞与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暮春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词人的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深深感慨。
舟中鼠,多如许,白日横行恣翔舞。
已张黠腹饫稻粱,又逞纤牙蠹衣缕。
向来出没还有期,跳梁尚在黄昏时。
沈踪隐迹向幽僻,唯恐显露令人知。
只今鼠胆大如虎,不比寻常狐与兔。
主人纵畜有犬猫,犬猫见之不敢捕。
无分白日与黄昏,引队呼群长叫喧。
舟中依托尚如此,城社潜藏那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