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影》
《咏影》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万物患有象,不能逃大明。

始随残魄灭,又逐晓光生。

曲直宁相隐,洪纤必自呈。

还如至公世,洞鉴是非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ǒngyǐng
táng /

wànhuànyǒuxiàngnéngtáomíng
shǐsuícánmièyòuzhúxiǎoguāngshēng

zhíníngxiāngyǐnhóngxiānchéng
háizhìgōngshìdòngjiànshìfēiqíng

注释
万物: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患有象:展现出形态,具象化存在。
大明:明亮的光芒,这里指光明或真理。
始随:开始跟随,指随时间变化。
残魄:此处比喻夜晚或消逝的事物。
灭:消失,结束。
晓光:黎明的光线,象征新生或开始。
曲直:弯曲与正直,比喻事物的不同状态或性质。
宁:岂,难道。
相隐:相互隐藏,指不被察觉或掩盖。
洪纤:宏大与细微,泛指所有规模的事物。
必自呈:必定自己显现出来,指无法掩饰。
至公世:极其公正的时代或环境。
洞鉴:深入洞察,明察秋毫。
是非情:正确与错误的实情,真实情况。
翻译
世间万物都显现出形态,无法逃离光明的照耀。
它们随着夜晚的消逝而消失,又随着晨光的到来而重生。
无论曲折还是笔直都无法隐藏,无论是宏大还是细微都必定展现。
就像在最公正的时代,一切的是非真相都被彻底洞察。
鉴赏

这首诗名为《咏影》,作者是唐代的诗人齐己。这首诗通过对影子的描绘,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即一切事物都有其形象和本质,而这些都是无法逃脱大自然光明真理的检视的。诗中“万物患有象,不能逃大明”一句,就直接点出了这一主题。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影子的观察来阐述这个思想。影子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它既附属于物体,又独立存在。诗中的“始随残魄灭, 又逐晓光生”描绘了影子的这种特性。这里,“残魄”指的是夜晚的余光,而“晓光”则是早晨的阳光。影子在夜幕降临时消失,在朝曦初照时重现,这正如自然万物在大明之下无所遁形。

接着,诗人写道“曲直宁相隐,洪纤必自呈”。这里,“曲”和“直”指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而“洪纤”则比喻复杂纠缠的事情。这句话意味着,无论是直截了当的事物还是曲折复杂的情形,最终都会原形毕露,无法长久地隐藏。

最后一句“还如至公世,洞鉴是非情”,诗人借用了古代圣君至公的智慧和公正来比喻大自然的洞察力。至公能够明辨是非,同样,大自然也能洞见一切事物的真伪与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影子的生动描写,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学思想,即万物皆有其本质,而这些本质都是无法逃脱大自然光明真理的检视。这既是对宇宙万物规律的认识,也是对人世间是非曲直的一种洞察。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清平乐.冬夜

月波秋泻,松冷穿窗罅。

散步湖干渔笛下,的是含情者。

夜来蟋蟀如年,浮花倦理觥船。

吟遍满阶黄叶,奈他心在秋边。

(0)

落花

落花窗外舞,疑是雪飞时。

刚欲呼童扫,风来去不知。

(0)

惜红衣.金纤纤墓铭册,袁随园撰,王梦楼书。及门王韶九大成藏其世父惕庵翁物

斗茗妍姿,调姜韵事,丽娃班首。

吐尽春蚕,罡风夜来陡。瑶阊难叩。命如花不久。

辜负一缕倩魂,泣晓堤杨柳。

野王二老,老去多情,分飞惜珍偶。

怜才补恨,月色尚依旧。

为问采香径畔,果见优昙开否。

剩一椿公案,珍重托,青箱守。

(0)

虞美人.矩林太守招饮夜,余以夜深,竟阻听琴之约。伯纯吏部词来,书以答之

花前中酒平生惯。忘了归期缓。重扶残醉上雕鞍。

最忆玉人歌罢玉楼寒。青琴寂寞离鸾语。

旧曲愁新顾。起来惆怅读君词。

禁得欢场回首剩相思。

(0)

踏莎行.扰龙石

四壁流丹,千崖滴翠。南山奇秀北山媚。

行行渐入画图中,虎头唤起偏难绘。

雾湿烟鬟,寒侵薄袂。天花片片随风坠。

回看万古青冥冥,鸿蒙启自何年岁。

(0)

饱饮三升未觉浓,生涯何日不磨中。

劫烧天地留馀烬,变幻云烟过太空。

守黑几人能老子,草玄终古耻扬雄。

文章阴象宜从晦,万丈光芒李杜穷。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