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惜红衣.金纤纤墓铭册,袁随园撰,王梦楼书。及门王韶九大成藏其世父惕庵翁物》
《惜红衣.金纤纤墓铭册,袁随园撰,王梦楼书。及门王韶九大成藏其世父惕庵翁物》全文
清 / 章钰   形式: 词

斗茗妍姿,调姜韵事,丽娃班首。

吐尽春蚕,罡风夜来陡。瑶阊难叩。命如花不久。

辜负一缕倩魂,泣晓堤杨柳。

野王二老,老去多情,分飞惜珍偶。

怜才补恨,月色尚依旧。

为问采香径畔,果见优昙开否。

剩一椿公案,珍重托,青箱守。

(0)
鉴赏

这首诗《惜红衣》是清末近现代初的章钰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将对故人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交织在一起。

“斗茗妍姿,调姜韵事”,开篇即以茶会之雅致引入,暗示了主人公与逝者之间曾有过一段温馨美好的时光。接下来,“丽娃班首”则进一步描绘了逝者在某领域中的杰出地位或形象,仿佛她如同一位引领群芳的丽娃,光彩照人。

“吐尽春蚕,罡风夜来陡”这一句,以春蚕比喻逝者的生命历程,暗示其短暂而充满光辉。罡风的陡然来临,则象征着生命的终结,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

“瑶阊难叩,命如花不久”,瑶阊,此处可能借指通往仙境的门户,难以触及,暗示逝者已离世,生命如同易凋谢的花朵,短暂而脆弱。

“辜负一缕倩魂,泣晓堤杨柳”,这里表达了对逝者未能完成心愿的遗憾,以及对逝者灵魂的哀思。杨柳泣晓,更添了几分凄凉与哀愁。

“野王二老,老去多情,分飞惜珍偶”,通过“野王二老”的故事,表达了对逝者与伴侣之间深厚感情的惋惜与怀念。分飞惜珍偶,意味着两人最终不得不分离,留下无尽的遗憾。

“怜才补恨,月色尚依旧”,怜才,是对逝者才华的赞美;补恨,则是对逝者离去后留下的遗憾的弥补。尽管月色依旧,但逝者已不在,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的哀伤之情。

“为问采香径畔,果见优昙开否”,采香径畔,可能是指逝者生前喜爱之地或某种象征意义的路径。优昙,佛教中象征稀有与珍贵的花朵,此处询问是否能在逝者生前喜爱之处见到优昙花开,表达了对逝者再次出现的渴望与期待。

“剩一椿公案,珍重托,青箱守”,最后两句,以“一椿公案”比喻未解之谜或未完成之事,强调了对逝者遗愿的重视与守护,希望将逝者的精神与未竟之事妥善保存,以示对逝者的尊重与怀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逝者生前点滴的回忆与怀念,展现了诗人对其深深的哀思与不舍,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章钰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幽居二首·其二

名胜音尘隔,怀贤自渴饥。

千岩耸秀处,一榻独悬时。

盛夏衣裳懒,深林枕簟宜。

招邀何以待,数卷谪仙诗。

(0)

高君贽兼数职奔走疲甚以诗劳苦之

晓鼓逢逢天未白,呼火摄衣干典客。

青衫手板阶石前,磬折擎拳若无骨。

还将束矢听情伪,更向团丝分枉直。

糟浆逆鼻走兵厨,播糠眯目司平籴。

翩翩轻舆行若飞,濯濯单纨汗如涤。

趋局何曾过八塼,端居未暇移百甓。

归家往往犬迎吠,得肉时时鸟攫食。

长材要自万鹏程,初筮聊淹一鸡肋。

径须黾勉弹其冠,未用低佪尤此帻。

左冯旧事今复继,敏手州人惊霹雳。

(0)

送同郡识上人游圆觉问道慈受

道人独往韵,半生服行衣。

专门施氏易,编脱屡绝韦。

文词粲藻火,片语不救饥。

弃家学心法,感叹悟昨非。

两年饱三白,屏弃甘与肥。

南行访道师,芒屩常轻飞。

侧闻长者寺,塔庙俱巍巍。

堂堂第一代,龙天共瞻依。

腾装来见语,舍是将安归。

勉旃叩玄旨,心花发清辉。

(0)

盆池放鱼呈曹文中

小鱼如针锋,大鱼如柳叶。

舍之石斛中,泼泼逝鳞鬣。

秋毫麸与籺,腹果意各惬。

渺如在湖海,不叹杯水狭。

笑之复自笑,邑小大邦摄。

摇足已恐堕,一动不敢辄。

廪人给五斗,饘粥周儿妾。

虽然颇自适,携杖园日涉。

岂羡蝉冕窟,迁擢等常猎。

漆园信知鱼,非惟常梦蝶。

(0)

妙净院

入门无行路,十顷涨方塘。

藉叶受微雨,瑟瑟泻沧浪。

石梁一何伟,延袤百肘长。

临流两华屋,东西蔚相望。

云堂始断手,润蒸松桂香。

弛檐谐云卧,何殊赞公房。

夜步庭除月,心与空水凉。

世人侈居第,规永庇蒸尝。

墓木未及拱,破鬻何披猖。

何如施给园,千载绵宝坊。

君看寺前村,至今俞氏昌。

(0)

休师惠诗次韵

也知寸木可高岑,肯负平生学古心。

王事曾无丝粟补,鬓毛已觉雪霜侵。

寓留古寺聊登览,喜有高僧与对吟。

更忆仙山最深处,岩前小雨弄晴阴。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