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判院丈雪意之作》
《次韵判院丈雪意之作》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端居岁复穷,闭户守冲澹。

风阴原野悲,月黑庭除暗。

淅沥静先知,崩奔谁与探。

坐想青瑶林,寒光生素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诗人独处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首句“端居岁复穷”,点明了时间背景——年末,诗人独自在家,面对着生活的困顿。接着“闭户守冲澹”一句,不仅写出了诗人关闭门户,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也暗示了他内心追求的平静与淡泊。

“风阴原野悲,月黑庭除暗”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白天的阴冷与夜晚的黑暗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风声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而夜色中的庭院,则一片昏暗,更添了几分孤寂。

“淅沥静先知,崩奔谁与探”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寂静与孤独的感受。淅沥的雨声,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声音,它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提醒着诗人,自然界的规律依旧在运行,而人世间的喧嚣与纷扰却已远离。而“崩奔谁与探”则表达了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探索,但又因环境的限制而无法实现,流露出一丝无奈与遗憾。

最后,“坐想青瑶林,寒光生素艳”两句,转而描绘了一幅想象中的美景。诗人坐在室内,心中却向往着外面那片被白雪覆盖的青瑶树林,那里的寒光照耀下,树木呈现出素雅的美。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心灵纯净、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春游集句

兴来无远近,吾得及春游。

江月随人影,山光落钓舟。

树交花两色,石横水分流。

天外猿啼处,数峰生暮愁。

(0)

次元复初韵送虞伯生代祠江渎二首·其一

成均十载宛遗经,未识沙墩长短亭。

旌旆晓霞穿化日,文章秋月映华星。

鸟鸣春昼岷江白,鹘没天低陇树青。

四海车书今混一,摩挲剑阁重镌铭。

(0)

思亲

天涯芳草亦婆娑,三釜凄凉奈我何。

细较十年衣上泪,不如慈母线痕多。

(0)

题公益答孙鲁斋帖

丞相裁诗答布衣,殷勤辞翰总珠玑。

秋风吹落苍松树,二百年来此道非。

(0)

扁鹊墓

昔为社长时,方投未可录。

一遇长桑君,古今皆叹服。

天地为至仁,既死不能复。

先生妙药石,起死效何速。

日月为至明,覆盆不能烛。

先生具正眼,豪釐窥肺腑。

谁知造物者,祸福相倚伏。

平生活人手,反受庸医辱。

千年庙前水,犹学上池绿。

再拜乞一杯,洗我胸中俗。

(0)

?峪山

昨日游黄华,抵暮方言还。今晨到?峪,驱马五松边。

未移金门日,还指元康烟。

山中富清境,不暇相周旋。

大似山阴客,望门却回船。

空怀上方寺,矫首浮云颠。

瀑布落晴雪,金灯开夜莲。

何当重经过,岩下细留连。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