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为社长时,方投未可录。
一遇长桑君,古今皆叹服。
天地为至仁,既死不能复。
先生妙药石,起死效何速。
日月为至明,覆盆不能烛。
先生具正眼,豪釐窥肺腑。
谁知造物者,祸福相倚伏。
平生活人手,反受庸医辱。
千年庙前水,犹学上池绿。
再拜乞一杯,洗我胸中俗。
昔为社长时,方投未可录。
一遇长桑君,古今皆叹服。
天地为至仁,既死不能复。
先生妙药石,起死效何速。
日月为至明,覆盆不能烛。
先生具正眼,豪釐窥肺腑。
谁知造物者,祸福相倚伏。
平生活人手,反受庸医辱。
千年庙前水,犹学上池绿。
再拜乞一杯,洗我胸中俗。
这首诗《扁鹊墓》由元代诗人王磐创作,通过描述扁鹊这位古代名医的传奇故事,表达了对他的崇敬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扁鹊高超的医术和他对于人类生命的深刻理解。
首句“昔为社长时,方投未可录”暗示扁鹊在成为名医之前,可能有过一段平凡的生活,但其医术之高超,足以让他在医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接着,“一遇长桑君,古今皆叹服”赞扬扁鹊遇到了传说中的长桑君,从而获得了非凡的医术,其技艺之精湛,让古今之人无不钦佩。
“天地为至仁,既死不能复”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死亡的无奈。而“先生妙药石,起死效何速”则直接赞美扁鹊的医术,称其药物如同神灵般迅速地拯救生命。“日月为至明,覆盆不能烛”以日月之明喻扁鹊洞察人心的能力,强调其医术之深邃。“先生具正眼,豪釐窥肺腑”进一步描绘扁鹊的医术精准,能够深入洞察病人的身体状况。
“谁知造物者,祸福相倚伏”揭示了命运的复杂性,强调了扁鹊医术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考。“平生活人手,反受庸医辱”表达了对扁鹊医德的赞赏,即使他救活了许多人,却也遭受了一些庸医的侮辱,突显出扁鹊高尚的人格魅力。“千年庙前水,犹学上池绿”通过千年庙前的绿水,象征着扁鹊医术的流传不息,影响深远。“再拜乞一杯,洗我胸中俗”则是诗人表达自己渴望学习扁鹊医术的愿望,希望以此净化自己的心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扁鹊生平事迹的描绘,不仅赞美了他的医术高超,更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对道德的坚守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是一首充满敬意与感慨的佳作。
冷烟残水山阴道,家家拥门黄叶。
故里鱼肥,初寒雁落,孤艇将归时节。
江南恨节。
问还与何人,共歌新阕。
换尽秋芳,想渠西子更愁绝。
当时无限旧事,叹繁华似梦,如今休说。
短褐临流,幽怀倚石,山色重逢都别。
江云冻结。
算只有梅花,尚堪攀折。
寄取相思,一枝和夜雪。
洗芳林、夜来风雨。
匆匆还送春去。
方才送得春归了,那又送君南浦。
君听取。
怕此承、春归也过吴中路。
君行到处。
便快折湖边,千条翠柳,为我系春住。
春还住。
休索吟春伴侣。
残花今已尘土。
姑苏台下烟波远,西子近来何许。
能唤否。
又恐怕、残春到了无凭据。
烦君妙语。
更为我将春,连花带柳,写入翠笺句。
驼褐轻装,狨鞯小队,冰河夜渡流澌。
朔雪平沙,飞花乱拂蛾眉。
琵琶已是凄凉调,更赋情、不比当时。
想如今,人在龙庭,初劝金卮。
一枝芳信应难寄,向山边水际,独抱相思。
江雁孤回,天涯人自归迟。
归来依旧秦淮碧,问此愁、还有谁知。
对东风,空似垂杨,零乱千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