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于中丞入回鹘》
《送于中丞入回鹘》全文
唐 / 顾非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风沙万里行,边色看双旌。

去展中华礼,将安外国情。

朝衣惊异俗,牙帐见新正。

料得归来路,春深草未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ōngchénghuí
táng / fēixióng

fēngshāwànxíngbiānkànshuāngjīng
zhǎnzhōnghuájiāngānwàiguóqíng

cháojīngzhàngjiànxīnzhèng
liàoguīláichūnshēncǎowèishēng

翻译
在万里风沙中长途跋涉,边疆景色映入眼帘的是双面旗帜。
此行目的是展示中华礼仪,安抚安抚异国他乡的情感。
穿着朝服令异域之人惊讶,牙帐之内新年正浓。
预料归途时,春天已深,但草木还未长出新绿。
注释
风沙:形容环境恶劣,多指沙漠或大风。
边色:边境的景色,也可指边疆地区。
双旌:两面旗帜,象征权威或指挥权。
展:展示,展现。
中华礼:中国的礼仪文化。
外国情:异国的情况或情感。
朝衣:朝廷官员的正式服装。
异俗:不同的风俗习惯。
新正:新年正月。
料得:预料,猜测。
归来路:返回的路途。
春深:春季深入。
草未生:草木还未生长。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大 Tang 时期的官员,于中丞,被派遣前往边疆地区执行外交使命的情景。首句“风沙万里行,边色看双旌”生动地表达了远征途中的艰辛与孤独,以及对前方目标的渴望和追求。"去展中华礼, 将安外国情"则展示了使节在异域传播中华文化并维护和平友好的外交手腕。

接下来的“朝衣惊异俗,牙帐见新正”描绘了一种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反映出中丞此行将会遇到全然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政治制度。"料得归来路,春深草未生"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使节能在春天草木复苏之际平安返回的期盼,以及对远征旅途可能带来的安全担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边塞使命的艰巨与孤独,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于出使者的关怀与祝福。

作者介绍
顾非熊

顾非熊
朝代:唐

[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姑苏人,顾况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初年前后在世。少俊悟,一览成诵。性滑稽,好凌轹。困举场三十年。武宗久闻其诗名,会昌五年,(公元八四五年)放榜,仍无其名,怪之。乃勑有司进所试文章,追榜放令及第。大中间,为盱眙尉,不乐奉迎,更厌鞭挞,乃弃官隐茅山。王建有诗送别。后不知所终。非熊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饮马歌

百马饮一泉,一马争上游。

一马喷成泥,百马饮浊流。

上有沧浪客,对之空叹息。

自顾缨上尘,裴回终日夕。

为问泉上翁,何时见沙石。

(0)

洛阳城外别皇甫湜

洛阳吹别风,龙门起断烟。

冬树束生涩,晚紫凝华天。

单身野霜上,疲马飞蓬间。

凭轩一双泪,奉坠绿衣前。

(0)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0)

宝剑篇

吴山开,越溪涸,三金合冶成宝锷。

淬绿水,鉴红云,五采焰起光氛氲。

背上铭为万年字,胸前点作七星文。

龟甲参差白虹色,辘轳宛转黄金饰。

骇犀中断宁方利,骏马群騑未拟直。

风霜凛凛匣上清,精气遥遥斗间明。

避灾朝穿晋帝屋,逃乱夜入楚王城。

一朝运偶逢大仙,虎吼龙鸣腾上天。

东皇提升紫微座,西皇佩下赤城田。

承平久息干戈事,侥幸得充文武备。

除灾辟患宜君王,益寿延龄后天地。

(0)

立春日

暖日傍帘晓,浓春开箧红。

钗斜穿綵燕,罗薄剪春虫。

巧著金刀力,寒侵玉指风。

娉婷何处戴,山鬓绿成丛。

(0)

琴曲歌辞.双燕离

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

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

柏梁失火去,因入吴王宫。

吴宫又焚荡,雏尽巢亦空。

憔悴一身在,孀雌忆故雄。

双飞难再得,伤我寸心中。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