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拥春潮势,天悬晚雨声。
孤烟浮市远,落照傍山明。
树影围残垒,溪流绕故城。
时平无战伐,日暮尚心惊。
云拥春潮势,天悬晚雨声。
孤烟浮市远,落照傍山明。
树影围残垒,溪流绕故城。
时平无战伐,日暮尚心惊。
这首清代杨彝珍的《孝感道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苍凉的春日景象。首联“云拥春潮势,天悬晚雨声”以云彩簇拥着春潮,暗示了雨后水汽蒸腾的生机,而天边悬挂的晚雨声则增添了静谧中的湿润气息。颔联“孤烟浮市远,落照傍山明”通过孤零零的炊烟在远方城市上空飘荡,以及夕阳映照下山峦的明亮,展现了城市的疏离与自然的静美。
颈联“树影围残垒,溪流绕故城”进一步描绘了历史遗迹,残破的壁垒被树影环绕,溪流缓缓绕过废弃的城池,透露出一种岁月沧桑之感。尾联“时平无战伐,日暮尚心惊”,诗人以和平时期尚且心生警惕,表达了对过往战争的深刻记忆和对和平的珍惜。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孝感道中的景色,寓情于景,情感深沉,既有春天的生机,又有历史的沉思,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历史的深深感慨。
玉堂清署春风前,焚香看画皆神仙。
画中风物得真意,峰峦隐约披云烟。
大山如龙欲飞去,小山盘盘如虎踞。
奔流一道破山来,散作涛声满江树。
远村微茫三两家,古渡无人横断槎。
近村茆屋荫榆柳,门前沃土饶桑麻。
别有高亭向洲渚,斜日满帘水禽语。
沧波浩浩欲吞天,蜃气昏昏欲成雨。
初疑匡庐山下落星湾,又似洞庭湖上之君山。
琼宫贝阙倚霄汉,无乃蓬莱方丈非人间。
我生惯识山中乐,随意云楼与山阁。
故乡一别今十年,石洞梅花几开落。
临图忽忆旧游踪,便欲沿溪上丘壑。
此身留滞未应归,回首江天云漠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