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西来于此会,朝宗东去不须分。
银涛遥带岷峨雪,烟渚高连巫峡云。
鹦鹉洲悲狂处士,蛟龙池化故将军。
登临长愿如今日,尘静元规楚不氛。
江汉西来于此会,朝宗东去不须分。
银涛遥带岷峨雪,烟渚高连巫峡云。
鹦鹉洲悲狂处士,蛟龙池化故将军。
登临长愿如今日,尘静元规楚不氛。
此诗《南楼》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描绘了江汉交汇之景,展现了宏大的自然气象与历史人文的交融。
首联“江汉西来于此会,朝宗东去不须分”,开篇即以江汉交汇之势起笔,江水自西而来,汇聚于此,而后向东奔流,气势磅礴,表现出江河的自然力量与流动之美。此处“会”字巧妙地将江汉两水相汇的景象与“会”合之意融合,既描绘了地理景观,也暗含了人事聚合的寓意。
颔联“银涛遥带岷峨雪,烟渚高连巫峡云”,进一步展开画面,将视线拉远至更广阔的天地。银白色的波涛仿佛连带着岷峨山的积雪,而远处的烟雾缭绕的岛屿又与巫峡的云彩相连,形成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这里运用了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将自然景观描绘得既真实又富有诗意,展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受和独到见解。
颈联“鹦鹉洲悲狂处士,蛟龙池化故将军”,转而聚焦于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的结合。鹦鹉洲上,曾经狂放不羁的处士留下了他的故事;蛟龙池中,昔日的将军化作了传说中的神兽。这一联通过典故的引用,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历史的深度,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多元。
尾联“登临长愿如今日,尘静元规楚不氛”,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景象的赞叹与向往,希望每一次登临都能如同今日这般,远离尘嚣,心境宁静。这里的“元规”可能是指古代的名臣或贤士,借以表达对清廉、高洁品质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融入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以及对理想境界的憧憬,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审美视角。
萧田古文献,先后多名人。
而翁钟瑞秀,琼姿迈风尘。
富而更好礼,乐善能周贫。
优游泉石间,浑然葛天民。
惟刘乃厥配,四德备一身。
勤俭资内治,甘旨同养亲。
岁时助禋祀,诚敬采蘩蘋。
芳年三帙馀,鱼水情两真。
瑶琴忽中断,无复鸣阳春。
鼓盆发长叹,闻者为悲辛。
诸郎复秀发,咸怀席上珍。
白眉乃子初,观光充国宾。
历官鲁藩相,霜风殒灵椿。
泣血既三祀,衣冠谒枫宸。
董贾素腾誉,复官相吾秦。
子贤岂无自,严慈家教勤。
貤恩五花诰,指日来八闽。
草木翳双冢,蔚然光宠新。
丰碑表潜德,万古宁沈沦。
把酒送春春欲归,落花无言愁不飞。
天涯万里不忍别,杜宇啼乾枝上血。
离亭芳草色萋萋,不为东君绊马蹄。
伤心燕子衔将去,绿阴细雨帘栊暮。
小园桃李明年开,土牛迎春春早来。
但愿花枝长好人长健,岁岁年年一相见。
呜呼棠川风俗美,当时父子争相死。
煌煌秉笔玉堂仙,曾为殷勤著青史。
孝子奕叶孙又孙,如何笃行传闺门。
阿娘二八已择对,纫针补缀秋灯昏。
嗟嗟藁砧早不淑,瘦影零丁媚幽独。
中郎有女续家声,伯道无儿延世禄。
浚也眉目甚分明,见客拜揖知姓名。
移桃接李乃犹子,嚼指动念如所生。
盛年耿耿冬复夏,东家罗绮跨鞍马。
霜筠纵老节不枯,夜夜孤眠泪盈把。
昨朝有使来京都,里闾旌表大字书。
浚也起舞献亲寿,冥冥不负操心初。
只今乱离兵戈里,朝为秦兮暮为楚。
代间多少烈丈夫,不及孱然一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