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柯山红树行》
《柯山红树行》全文
清 / 李慈铭   形式: 古风

故人家在柯山曲,门外溪流转寒绿。

板桥一抹长林西,尽日烟霞看不足。

山深几日生秋风,树色尽作胭脂红。

斜阳隔山渲金碧,画屏惨淡开天工。

平昔看山爱秋晏,写入吴纨白团扇。

画中佳赏谁最同,浊酒扁舟载王翰。

寻君摇指松扉开,破帽风前笑相见。

第五桥边诗思多,林阴席地共婆娑。

年年好景常如此,放眼湖山一醉歌。

远水遥山入秋暮,多少征途此中去。

渔舍多依薜荔湾,估船偏问鸳鸯渡。

王郎去客嵩汝间,余亦劳劳别故山。

江路雁来知有梦,白云秋尽几时还。

燕云越树动成忆,把臂王郎忽长别。

黄沙落叶满长安,寒日萧萧素车出。

著屐平生定几回,遗诗读罢更堪哀。

分明洛水疲驴道,曾得家山一面来。

遥怜瘦沈依山住,红到山中几千树。

已是题诗失酒徒,扇底风光更何处。

何日僧庐返病身,绿萝禅榻结比邻。

西头更触浮生恸,满目山阳笛里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人家园柯山的深深怀念。首句“故人家在柯山曲”,开门见山点明主题,流露出对旧居的思念之情。接着,“门外溪流转寒绿”以溪水的流转和寒绿的景色,渲染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板桥一抹长林西,尽日烟霞看不足”两句,通过描绘长林西边的板桥和如画的烟霞,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留连忘返。随着季节变化,“山深几日生秋风,树色尽作胭脂红”,展现了秋天的到来,满山的红叶如火如荼,色彩斑斓。

“斜阳隔山渲金碧,画屏惨淡开天工”运用比喻,将夕阳下的山景比作一幅画,虽美却带有淡淡的离愁。诗人回忆起过去与友人共赏秋景的时光,“平昔看山爱秋晏,写入吴纨白团扇”,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第五桥边诗思多,林阴席地共婆娑”则描绘了与友人一起吟诗作画的闲适生活,而“年年好景常如此,放眼湖山一醉歌”则寄托了诗人对永恒美景和畅饮欢歌的向往。

后半部分,诗人感叹离别与归期无定,“远水遥山入秋暮,多少征途此中去”,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对故乡的牵挂。最后,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哀伤。

整体来看,李慈铭的《柯山红树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柯山的自然风光,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李慈铭

李慈铭
朝代:清   字:式侯   号:莼客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生辰:1830~1894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猜你喜欢

谢昕公取送藏经

足蹑经楼步步高,知公取送不辞劳。

他山佛会同携手,看放光明礼白毫。

(0)

汉老弟寄和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韵十绝因和之·其一

自笑为容非白璧,从渠入耳有黄华。

一行作吏浑无况,两眼新来病有花。

(0)

和郁簿出郭

青衫莫厌缚微官,过眼荣枯几万端。

得意邯郸归一枕,从今须放酒肠宽。

(0)

成德堂

帝谟亦言九德,父教等谓三成。

兹堂不愧扁榜,公家有贤弟兄。

(0)

次韵常之用前人韵赋梅花十绝·其二

渊明岂独爱东篱,便爱东篱亦匪私。

耐雪耐霜同臭味,佳花尤爱夹花枝。

(0)

西山爽气

负墙结槛太粗疏,真得西山爽气无。

他日棠阴无可纪,负暄曾此镊髭须。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