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墙结槛太粗疏,真得西山爽气无。
他日棠阴无可纪,负暄曾此镊髭须。
负墙结槛太粗疏,真得西山爽气无。
他日棠阴无可纪,负暄曾此镊髭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西山美景的深深喜爱与感慨。首句“负墙结槛太粗疏”,以一种略带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过去简单搭建的住所的反思,暗示了对当前环境的提升与改进。接着,“真得西山爽气无”一句,直接点明了西山带给他的清新与舒适,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由衷赞美。
后两句“他日棠阴无可纪,负暄曾此镊髭须”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运用了“棠阴”这一典故,原指棠树下的阴影,常用来比喻家族的繁荣与昌盛。诗人通过“他日棠阴无可纪”表达了对未来家族荣耀的期待,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时光的珍惜。而“负暄曾此镊髭须”则是说在温暖的阳光下,曾经有过修剪胡须的闲适时刻,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的情趣,也体现了诗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享受与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山美景的描绘以及对过往与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生活的细腻感受以及对未来家族兴旺的期盼,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久客黄金尽,思归白发添。
春泥妨驿路,细雨泊僧檐。
骤喜诗情浃,还增酒律严。
云山会终往,瓶锡岂长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