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才名走卒知,樵夫下拜独何迟。
暮年乐易惟谈道,终日閒忙只课诗。
尚父海滨归有在,管宁辽左去多时。
如何得似昌黎语,变化云龙上下随。
司马才名走卒知,樵夫下拜独何迟。
暮年乐易惟谈道,终日閒忙只课诗。
尚父海滨归有在,管宁辽左去多时。
如何得似昌黎语,变化云龙上下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董纪所作,名为《奉简陆宅之先生并晏如上人二首(其二)》。诗中以“司马才名走卒知”开篇,巧妙地将历史上的司马迁与普通士兵相联系,表达了对陆宅之先生才华的敬仰。接着,“樵夫下拜独何迟”一句,通过对比樵夫的迟缓与他人对才人的恭敬,进一步强调了才人的独特魅力。
“暮年乐易惟谈道,终日閒忙只课诗”描绘了陆宅之先生晚年的生活状态,他乐于谈论道义,每日忙碌于吟诗作赋,展现了其高尚的精神追求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接下来,“尚父海滨归有在,管宁辽左去多时”两句,通过引用古代历史人物的故事,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同时也表达了对陆宅之先生过去经历的追忆与感慨。
最后,“如何得似昌黎语,变化云龙上下随”则表达了诗人对陆宅之先生文风的向往,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像韩愈(昌黎是韩愈的字)那样,既有深邃的思想,又能如云龙般自由变化,展现出高超的艺术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陆宅之先生才华、生活态度及文风的赞美,不仅体现了对个人才情的欣赏,也蕴含了对理想人格和文学创作的深刻思考。
衔杯吹急管,满眼起风砂。
大漠山沈雪,长城草发花。
策行须耻战,虏在莫言家。
余亦祈勋者,如何别左车。
相见翻惆怅,应怜责废官。
过深惭禄在,识浅赖刑宽。
独失耕农业,同思弟侄欢。
衰贫羞客过,卑束会君难。
放鹤登云壁,浇花绕石坛。
兴还江海上,迹在是非端。
林密风声细,山高雨色寒。
悠然此中别,宾仆亦阑干。
清源君子居,左右尽图书。
三径春自足,一瓢欢有馀。
庭莎成野席,阑药是家蔬。
幽显岂殊迹,昔贤徒病诸。
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
星彩光仍隐,云容掩复离。
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
何事金闺子,空传得网丝。
军人奉役本无期,落叶花开总不知。
走马城中头雪白,若为将面见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