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宿梓州牛头寺》
《秋宿梓州牛头寺》全文
唐 / 李洞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月去檐三尺,川云入寺楼。

灵山顿离众,列宿不多稠。

篆字焚初缺,翻经诵若流。

窗闲二江冷,帘卷半空秋。

诏散松梢别,棋终竹节收。

静增双阙念,高并五翁游。

鹤梦生红日,云闲锁梓州。

望空工部眼,搔乱广文头。

石室僧调马,银河客问牛。

晓楼归下界,大地一浮沤。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宿zhōuniútóu
táng / dòng

yuèyánsānchǐchuānyúnlóu

língshāndùnzhòngliè宿duōchóu

zhuànfénchūquēfānjīngsòngruòliú

chuāngxiánèrjiānglěngliánjuànbànkōngqiū

zhàosànsōngshāobiézhōngzhújiéshōu

jìngzēngshuāngquēniàngāobìngwēngyóu

mèngshēnghóngyúnxiánsuǒzhōu

wàngkōnggōngyǎnsāoluàn广guǎngwéntóu

shíshìsēngtiáoyínwènniú

xiǎolóuguīxiàjièōu

翻译
月亮已移至屋檐三尺之上,江面的云彩飘进了寺庙的楼阁。
灵山忽然显得孤独,星辰稀疏,不再繁多。
篆刻的文字开始燃烧,经书诵读声流畅如流水。
窗户闲敞,江水寒冷,窗帘半卷,秋意在空中弥漫。
诏书声在松梢间回荡,棋局结束,竹节收起。
静谧中增加了对宫阙的思念,与五位老翁的高尚志趣相并。
仙鹤的梦境在红日中展开,云朵悠闲地环绕着梓州。
遥望天空,仿佛看到杜甫的目光,诗人的思绪纷乱。
石室中的僧人调弄着马匹,银河边的旅人询问着牛郎星。
拂晓时分,楼阁回归人间,大地如同泡沫般浮于水面。
注释
月:月亮。
檐:屋檐。
川云:江面的云。
灵山:神圣的山。
众:众多。
列宿:星辰。
篆字:篆刻文字。
焚:燃烧。
缺:残缺。
翻经:翻阅经书。
诵若流:诵读流畅。
窗闲:窗户闲敞。
二江:两条江。
秋:秋天。
诏散:诏书声消散。
松梢:松树梢头。
棋终:棋局结束。
双阙:宫阙。
五翁:五位老翁。
鹤梦:仙鹤之梦。
红日:红日。
梓州:地名。
工部眼:杜甫的目光。
广文头:诗人的思绪。
石室僧:石室中的僧人。
银河客:银河边的旅人。
晓楼:拂晓的楼阁。
大地:大地。
浮沤:泡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梓州牛头寺中度过一个秋夜的景象。开篇“月去檐三尺,川云入寺楼”即设定了静谧而幽深的氛围,月光洒落在屋檐之上,而远方的山川之云仿佛进入寺院的楼阁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接下来的“灵山顿离众,列宿不多稠”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灵山(佛教圣地之一)的向往,以及对星辰的观察,不是繁多而是稀疏,这或许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孤独。

“篆字焚初缺,翻经诵若流”则展示了寺中僧侣夜晚研读佛经的情景,篆字可能指的是经文中的某些部分已经残缺,而僧侣们却仍旧以流利的语调诵读着,这反映出对信仰的执着和专注。

“窗闲二江冷,帘卷半空秋”描绘了室内外的景象,窗外是宁静而又寒冷的江水,而室内则是卷起的帘幕下半空中萦绕的秋意,这种对比强化了室内外的分隔感。

“诏散松梢别,棋终竹节收”可能是在描写诗人在夜晚与僧侣告别的情景,或许是游戏(如围棋)的结束,以及竹节计时的收拾,这些都是夜深人静后的宁静画面。

“静增双阙念,高并五翁游”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寺院双阙之美的怀念,以及对高远山峰(五翁)的向往,这种情感交织,显露了诗人的深层情操。

“鹤梦生红日,云闲锁梓州”中,鹤的梦想与红日的到来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而云则在不经意间将梓州这座城市封锁起来,这种描写增添了诗中的神秘色彩。

“望空工部眼,搔乱广文头”可能是在形容某位高僧或诗人自己,对着空寂的天空,仿佛能洞察一切,如同古代传说中工部神君一般,而后半句则表现出一种放松的心态,或许是在游戏(如围棋)之后的随性。

“石室僧调马,银河客问牛”则是夜深人静时分,寺院中的僧侣在石室中轻声调驭着马匹,而远处的旅人则在询问关于牛的情况,这种宁静的对话增添了夜晚的柔和氛围。

最后,“晓楼归下界,大地一浮沤”则描绘了黎明时分,诗人离开寺院返回尘世的大地,而大地仿佛在晨雾中轻轻摇曳,这是对出发前景象的一种美好回顾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梓州牛头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宗教之静谧以及个人情感之深邃的把握。

作者介绍
李洞

李洞
朝代:唐   字:才江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

悼济阳夫人

久接江山境,曾论子姓文。

于焉观内则,可以继前闻。

榛栗严宾豆,蘋蘩洁祀芬。

有人言不朽,片石合摩云。

(0)

送德远弟赴省

科名虽细事,文字要新功。

方拙存家学,丰腴与众同。

江湖多我友,台省半诸公。

为道贫非病,连檐有芥菘。

(0)

送郑丈赴建宁五首·其一

过家乡里敬,将母士夫荣。

得失从人论,行藏独自明。

百年中古少,一笑万金轻。

廉士吾何敢,新茶可撷英。

(0)

和陈仲石韵

久矣怀相与,翩然喜见临。

清风生案□,短日过墙阴。

王事何时暇,神州半陆沉。

诸公宣力去,伴我水云深。

(0)

孝宗皇帝挽词五首·其四

好学元无斁,忘疲晚有加。

明谟宗六艺,妙用合三家。

照映天经纬,流传士齿牙。

奎文尊阁处,更合榜重华。

(0)

从族叔觅老桂

他山有桂老鬅松,好植梅旁伴槁容。

著我对吟前赤壁,乞君分与左青龙。

踰墙之树宜无取,益屋于东本不凶。

恭想短章蒙一笑,便呼锄钁破苔封。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