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悼济阳夫人》
《悼济阳夫人》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久接江山境,曾论子姓文。

于焉观内则,可以继前闻。

榛栗严宾豆,蘋蘩洁祀芬。

有人言不朽,片石合摩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oyángrén
sòng / chénliáng

jiǔjiējiāngshānjìngcénglùnxìngwén

yānguānnèiqiánwén

zhēnyánbīndòupíngfánjiéfēn

yǒurényánxiǔpiànshíyún

翻译
长久以来接触山水之间,曾经谈论过子姓家族的文化。
在这里观察内部法则,可以延续前人的智慧和传统。
用榛实和栗子严肃地招待宾客,用蘋藻洁净地举行祭祀,香气四溢。
有人说,这里有不朽的精神,哪怕是一块石头也能与云霄相接。
注释
久接:长期接触。
江山:山水。
子姓:指有特定家族姓氏的人。
文:文化。
焉:这里。
观:观察。
内则:内在法则或规范。
前闻:前人的知识或传统。
榛栗:榛子和栗子,古代祭祀常用的食品。
严宾:尊敬的宾客。
豆:古代祭祀时盛食物的器皿。
蘋蘩:水生植物,用于祭祀的洁净之物。
洁祀:洁净的祭祀仪式。
不朽:永恒、不朽的精神。
片石:一块石头。
摩云:触碰云霄,象征极高地位或精神超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悼念济阳夫人的作品,表达了对亡者的深深怀念和对其品德的赞美。首句“久接江山境”暗示了济阳夫人与诗人共同度过的时光,以及她与自然山水的契合。次句“曾论子姓文”回忆他们曾经的学术交流,显示出夫人的学识修养。

“于焉观内则”进一步强调在日常相处中,夫人展现出的内在品行准则,这使她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可以继前闻”则表达了诗人认为夫人能够传承和延续优良的传统美德。接下来,“榛栗严宾豆,蘋蘩洁祀芬”描绘了祭祀场景,以朴素的礼仪表达对夫人的敬仰和对亡者的哀思,体现出对传统礼制的尊重。

最后两句“有人言不朽,片石合摩云”运用象征手法,赞誉济阳夫人的精神如同山石般坚韧,即使身躯不在,其高尚品格却如摩天之云,永垂不朽。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对逝者深深的怀念和对她人格魅力的高度评价。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泛水曲

载酒入烟浦,方舟泛绿波。

子酌我复饮,子饮我还歌。

莲深微路通,峰曲幽气多。

阅芳无留瞬,弄桂不停柯。

水上秋日鲜,西山碧峨峨。

兹欢良可贵,谁复更来过。

(0)

寄江陵王少府

分手频曾变寒暑,迢迢远意各何如。

波涛一阻两乡梦,岁月无过双鲤鱼。

吟处落花藏笔砚,睡时斜雨湿图书。

此来俗辈皆疏我,唯有故人心不疏。

(0)

题蓝桥驿

江陵归时逢春雪。

(0)

送迁客

谏频甘得罪,一骑入南深。

若顺吾皇意,即无臣子心。

织花蛮市布,捣月象州砧。

蒙雪知何日,凭楼望北吟。

(0)

早春夜宴

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

兰灯吐新燄,桂魄朗圆辉。

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

务使霞浆兴,方乘汎洛归。

(0)

宴中山

驱马出辽阳,万里转旂常。

对敌六奇举,临戎八阵张。

斩鲸澄碧海,卷雾扫扶桑。

昔去兰萦翠,今来桂染芳。

云芝浮碎叶,冰镜上朝光。

回首长安道,方欢宴柏梁。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