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鼓咽悲风,弓折不可把。
弟兄隔谷不相闻,咫尺人间与泉下。
丈夫誓许国,杀身非所怜。
两心本一气,何能坐相捐。
登埤四顾望,慨慷肝胆裂。
不见救兵来,但见绕城铁甲光如雪。
飞禽在罗网,尚或念其饥。
身为高官马食粟,忍见手足居重围?
相彼鸿与雁,亦各顾匹俦。
挽弓射一猿,群猿拔箭声啾啾。
鸟兽且有情,人心独何尤。
呜呼,田家紫荆虽微木,不忍听君歌隔谷。
战鼓咽悲风,弓折不可把。
弟兄隔谷不相闻,咫尺人间与泉下。
丈夫誓许国,杀身非所怜。
两心本一气,何能坐相捐。
登埤四顾望,慨慷肝胆裂。
不见救兵来,但见绕城铁甲光如雪。
飞禽在罗网,尚或念其饥。
身为高官马食粟,忍见手足居重围?
相彼鸿与雁,亦各顾匹俦。
挽弓射一猿,群猿拔箭声啾啾。
鸟兽且有情,人心独何尤。
呜呼,田家紫荆虽微木,不忍听君歌隔谷。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中的悲壮场景,以战鼓的哀鸣和弓的折断开篇,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兄弟之间因山谷阻隔生死不明,诗人深感人间与冥界的距离仿佛咫尺却无法逾越。他强调男儿为国捐躯的决心,即使面临死亡也不以为惜,因为同胞之情如同血脉相连。
诗人站在城头,视野所及尽是绝望,救兵无望,只见城外敌军铁甲如雪。他对那些身处困境的手足深感同情,对比飞禽尚有互助之心,而高官坐拥厚禄,却不能援手,显得人性的冷漠。诗人以鸿雁为喻,表达对团结和亲情的呼唤,当他们合力射杀一只猿猴时,群猿的哀鸣声触动了他的内心。
最后,诗人感叹田间紫荆虽微,却也因其歌声而触动,表达了对民间疾苦的深深同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考验和对和平的渴望。刘基通过这首诗,展现了元末明初动荡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