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留谢君饮,君主张侯宿。
还因越溪酿,更慕吴粳粥。
缨蓑挂凉雨,袍笏谢炎燠。
晓起闻叩门,开缄见心曲。
同游二十载,聚散难预卜。
朝餐太仓饭,暮引玉堂烛。
悲欢同一初,少壮如两毂。
世故勿苟谈,此身聊自足。
文章亦剧戏,勿谓遭我毒。
他时究渊源,请检归田录。
我留谢君饮,君主张侯宿。
还因越溪酿,更慕吴粳粥。
缨蓑挂凉雨,袍笏谢炎燠。
晓起闻叩门,开缄见心曲。
同游二十载,聚散难预卜。
朝餐太仓饭,暮引玉堂烛。
悲欢同一初,少壮如两毂。
世故勿苟谈,此身聊自足。
文章亦剧戏,勿谓遭我毒。
他时究渊源,请检归田录。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避雨于乔夜归翌日得师召诗知宿亨父宅戏次其韵》。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饮酒、品尝美食、避雨以及得到师长召唤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首句“我留谢君饮,君主张侯宿”,展现了一幅友人相聚的画面,诗人热情地邀请友人饮酒,友人则准备留宿,体现了深厚的友情。接着“还因越溪酿,更慕吴粳粥”,通过食物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温馨氛围,越溪的美酒和吴地的米饭,都让人垂涎欲滴。
“缨蓑挂凉雨,袍笏谢炎燠”两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融入其中,诗人以“缨蓑”和“袍笏”分别代表雨衣和官服,形象地描绘了避雨和脱去官服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晓起闻叩门,开缄见心曲”则描绘了清晨醒来,听到敲门声,打开信件,发现友人心意深沉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己的渴望。
后半部分“同游二十载,聚散难预卜”,感叹时光流逝,相聚不易,预示着未来的不确定性。接下来“朝餐太仓饭,暮引玉堂烛”,通过日常饮食的描写,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示了官场的忙碌和压力。
“悲欢同一初,少壮如两毂”一句,将人生中的悲欢离合与年轻时的单纯美好进行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世故勿苟谈,此身聊自足”提醒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不必过分追求外在的名利。
最后,“文章亦剧戏,勿谓遭我毒”表明诗人对待文学创作的态度,认为写作是一种游戏,不应过于苛责自己。而“他时究渊源,请检归田录”则是对未来研究和记录的期待,希望将来能深入探究文学的根源,并整理成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有对友情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