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草芳郊满,荒城画角哀。
山姬衒胡粉,盐井曝芦灰。
蚕月河流暖,花时社燕来。
阳侯如可问,海市为余开。
细草芳郊满,荒城画角哀。
山姬衒胡粉,盐井曝芦灰。
蚕月河流暖,花时社燕来。
阳侯如可问,海市为余开。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澉行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充满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感。
首联“细草芳郊满,荒城画角哀”,以“细草”与“芳郊”构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也暗示了荒城的萧瑟与寂寥,通过“画角哀”的描绘,更添了几分悲凉之感。
颔联“山姬衒胡粉,盐井曝芦灰”,将镜头转向了地方风俗,通过“山姬衒胡粉”(山中的女子展示着胡粉妆容)和“盐井曝芦灰”(盐井边晾晒着芦灰)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充满了生活气息。
颈联“蚕月河流暖,花时社燕来”,则将视角转向自然界的变迁,春暖花开之际,河流温暖,社燕归来,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尾联“阳侯如可问,海市为余开”,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这里引用了“阳侯”和“海市蜃楼”的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地方风俗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旅途所见所感的独特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冻雨跳空,朔云屯地,陡觉夜寒无赖。
谁从蕊阙,宴罢群仙,一样佩零珠解。
应唤冯夷,起舞回风,搅碎渺茫银海。
倚南窗清思,盈襟看尽,整容斜态。
君试问、白羽鸣弦,青貂束锦,千骑猎归烟塞。
何如倦客,蜡屐枝筇,乘兴竹边梅外。
随处堪寻,卖酒人家,春渚水乡挑菜。
趁湖山晴晓,吟魂飞上,玉峰瑶界。
作轴,末语及之。
楚芳吴兰二妓名记苏台、旧时风景,西楼灯火如画。
严城月色依然好,无复绮罗游冶。
欢意谢。
向客里相逢,还又思陶写。
金尊翠*。
把锦字新声,红牙小拍,分付倦司马。
繁华梦,唤起燕娇莺*。
肯教孤负元夜。
楚芳玉润吴兰媚,一曲夕阳西下。
沉醉罢。
君试问、人生谁是无情者。
先生归也。
但留意江南,杏花春雨,和泪在罗帕。
扶桑何许,蓬莱何处,沧海一望漫漫。
精卫解填,鼋鼍可驾,凌波直度三韩。
云气有无间。
只是天是水,无地无山。
**鳌掀,飓风俄起书生寒。
从今不数鲵桓。
羡秦人采药,龙伯垂竿。
槎信未来,珠光暗徙,群仙约我参鸾。
长啸壮怀宽。
且振衣绝顶,酾酒长澜。
挥手相招,片帆飞趁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