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高人住翠微,万岩千岫雪消时。
林阶月在行香早,石屋云多出定迟。
栖树有僧留听法,看泉无客和题诗。
松关不锁容相叩,定觅春山食紫芝。
最忆高人住翠微,万岩千岫雪消时。
林阶月在行香早,石屋云多出定迟。
栖树有僧留听法,看泉无客和题诗。
松关不锁容相叩,定觅春山食紫芝。
这首元代诗人黄镇成的《寄雷隐上人》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隐居生活的画面。首句“最忆高人住翠微”,表达了诗人对高洁隐士的深深怀念,他最想念的是雷隐上人在翠绿山峦中的居所。接下来的“万岩千岫雪消时”描绘了春天雪融后的景象,暗示着隐居环境的清冷与宁静。
“林阶月在行香早”写出了僧人清晨在林间小径上燃香散步的情景,月光洒落,显得格外清幽。而“石屋云多出定迟”则描绘了上人修行时的专注,石屋被云雾环绕,他打坐冥想直到云散才起身,显示出其深沉的禅定境界。
“栖树有僧留听法,看泉无客和题诗”进一步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寂寥,只有僧人在树下聆听佛法,泉水旁无人题诗,反映出一种远离尘世的清净生活。最后,“松关不锁容相叩,定觅春山食紫芝”表达了诗人希望有机会拜访雷隐上人,他们可以一同在春日山中寻找紫芝,共享隐逸之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隐士生活的恬淡与超然,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敬仰。
日月悬太空,星辰列次舍。
名山奠坤轴,川流亘长夜。
丈夫生其间,独往安可谢。
三光罗心胸,五岳为台榭。
焉能事田园,何用植桑柘。
伊余秉孤贞,少伏长林下。
一朝谬通籍,风云在呼咤。
岳渎恣所如,行游半区夏。
一自拂衣归,泉石多清暇。
忽忽二十年,卒卒如驹罅。
言念罗与浮,光灵岱嵩亚。
郁郁岩洞幽,翼翼飞泉泻。
矧有同心人,白鹤时能跨。
今者如不往,百岁行将罢。
因兹乘兴来,清秋发长驾。
不学南州生,区区力耕稼。
不学向平游,犹待毕婚嫁。
誓将陟其巅,山灵谅余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