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解雨送神曲·其三》
《解雨送神曲·其三》全文
宋 / 李常   形式: 古风

肃旂旆兮先驱,咽箫笳兮拥归舆。

椒醑甘兮牲币洁,如肸蚃兮为之踌蹰。

瞻前山兮嵯峨,指去路兮萦纡。

神德大兮报无以称,徒感涕兮长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祭祀活动中送神的场景,充满了庄重与肃穆的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神灵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祭祀仪式的深刻理解。

首句“肃旂旆兮先驱,咽箫笳兮拥归舆”描绘了祭祀队伍的壮观景象,旗帜飘扬,仪仗整齐,音乐低沉,为送神的队伍开道,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气氛。这里的“旂旆”指的是旗帜,“咽箫笳”则是指低沉的箫声和笳声,它们共同构成了送神仪式的背景音乐。

接着,“椒醑甘兮牲币洁,如肸蚃兮为之踌蹰”两句进一步描述了祭祀仪式的细节。椒醑(椒酒)和牲币(祭品)都是祭祀中的重要物品,它们的甘甜和洁净象征着对神灵的尊重和虔诚。诗人用“如肸蚃兮为之踌蹰”来表达对神灵的敬畏之情,仿佛神灵在场,让人感到既神圣又庄严。

“瞻前山兮嵯峨,指去路兮萦纡”描绘了送神过程中所经过的自然景观,山峦高耸,道路曲折,这些自然元素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送神之路的艰难与神圣。

最后,“神德大兮报无以称,徒感涕兮长吁”表达了对神灵伟大品德的赞美,以及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自己的泪水和叹息,抒发了对神灵的深深敬意和感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之心,以及在特定仪式中所蕴含的情感与哲思。

作者介绍

李常
朝代:宋

(1027—1090)宋南康军建昌人,字公择。仁宗皇祐进士。神宗即位,除秘阁校理,右正言、同管勾国子监。力诋熙宁新法,免校理,通判滑州。后历知鄂湖齐等州、淮南西路提点刑狱、太常少卿。哲宗时进户部尚书。以反对车盖亭诗案穷治蔡确事,出知邓州,徙成都,至陕暴卒。少读书于庐山白石庵僧舍,仕则藏书山中,凡九千余卷,号“李氏山房”。有文集及《元祐会计录》等。
猜你喜欢

舒章至

经岁犹然识泪痕,幽怀相向各声吞。

惟余悲感心多愧,无复欢娱事可言。

勋业漫期新竹帛,风尘可有旧桃源。

天涯兄弟伤摇落,把臂如君今几存。

(0)

睡起

睡起浑无赖,穷愁百事阑。

云窥虚牖静,风入小窗寒。

拙宦余三径,浮名悔一官。

早知农圃好,长啸向烟峦。

(0)

游百泉次韵·其一

不谓风尘客,相从到百泉。

山空疑作雨,林密欲为烟。

乱石当樵路,平流散渚田。

薄游堪取醉,好向水亭眠。

(0)

卒岁感述·其三

出门何所适,落日见西山。

回回寸心违,逢人多厚颜。

三五谁家儿,传呼大道间。

貂裘控骢马,嚼齧黄金环。

出入尚书第,可望不可攀。

引领长太息,归来独闭关。

(0)

入山

积雨喜微霁,箯舆便出城。

绿深山径合,白涨野桥平。

近竹烟初上,穿林犬故迎。

半年成契阔,深负买山情。

(0)

读史·其十

谋国如搏虎,啑血满朝市。

衣裳自颠倒,于错安足耻。

袁丝炙毂輠,魏其狃风旨。

条候真将军,自兹多积毁。

嗟哉天下事,认真亦徒尔。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