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境光阴怯雨霜,怕寒窒隙似猜防。
养生饱悟风中烛,卜宅闲寻肘后方。
明世渔樵终混迹,故山猿鹤怨循墙。
天台肯约它年隐,半岭松风殷夜床。
老境光阴怯雨霜,怕寒窒隙似猜防。
养生饱悟风中烛,卜宅闲寻肘后方。
明世渔樵终混迹,故山猿鹤怨循墙。
天台肯约它年隐,半岭松风殷夜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台城杂诗七首(其二)》。诗中,作者以个人老年的体悟为背景,描绘了对岁月流逝和身体衰老的感慨。"老境光阴怯雨霜",形象地表达了对时光匆匆如雨霜侵蚀的畏惧,"怕寒窒隙似猜防"则写出对寒冷侵袭的敏感和防备。
"养生饱悟风中烛",比喻自己如同摇曳的风中烛火,暗示生命的脆弱和对生存智慧的深刻认识。"卜宅闲寻肘后方",意指寻找养生之道,希望能延缓衰老,过上悠闲的生活。
"明世渔樵终混迹",预想在明净的世界里,与渔夫樵子融为一体,过着隐居的生活。"故山猿鹤怨循墙",借故山猿鹤的孤独,表达对故乡和旧日生活的怀念。
最后两句"天台肯约它年隐,半岭松风殷夜床",表达了诗人期待在天台山隐居的愿望,想象夜晚松风声声,陪伴着自己的床榻,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面对老去的坦然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离别不作恶,岂是人真情。
作恶既已久,此情何由平。
昔我少年时,与居多戏争。
虽曰诸父行,同队犹弟兄。
先公最怜君,训告尤丁宁。
岂知十载后,星散各经营。
往年招真岩,君尝送我行。
夜饮不计酒,晓骑驰霜明。
今我发渐白,茕然对空觥。
君乃辰州去,迢迢湘水清。
一官会自奋,唾手收功名。
如何还送君,溪头舟已横。
冲风霜雪繁,涧路少行迹。
相望一山尔,那知有行役。
人常畏违离,我怀复难释。
岁晚欲晤言,门前尚谁客。
临安至山阴,玉室多仙宅。
酒船寻贺老,才大今诗伯。
东方诸侯上,千骑森华戟。
村馆足奇士,龙门可夺席。
优游何当还,梅花正云白。
无令诗囊空,但恐酒杯窄。
斯时定何时,腊月哉生魄。
已别还成住,多君意甚真。
自非敦友好,宁复见情亲。
月已秋中过,雨如春暮频。
临分匪杯酒,幽独恐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