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陈和叔游北山》
《同陈和叔游北山》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春风荡屋雨填沟,东閤翛然拥罽裘。

邻壁黄粱炊未熟,唤回残梦有鸣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óngchénshūyóuběishān
sòng / wángānshí

chūnfēngdàngtiángōudōngxiāorányōngqiú

línhuángliángchuīwèishúhuànhuícánmèngyǒumíngzōu

注释
春风:温暖的春风。
荡:吹动。
屋:房屋。
雨:雨水。
填:充满。
沟:沟壑。
东閤:东边的阁楼。
翛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罽裘:毛皮衣。
邻壁:隔壁。
黄粱:比喻虚幻或不切实际的事物。
炊:做饭。
未熟:还未煮熟。
唤:呼唤。
残梦:破碎的梦境。
有:存在。
鸣驺:马车夫的号角声。
翻译
春风吹过房屋,雨水填满沟壑,
东阁里的人悠闲地裹着毛皮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玩的画面,诗人与友人一同登临北山,感受着春天的风光。"春风荡屋雨填沟"一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展示了春天风雨交替的气候特点,同时也暗示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样的季节里,诗人与朋友穿上了厚重的衣物,准备迎接这次游玩。

"东閤翛然拥罽裘"中的“东閤”可能指的是山上的某个特定地点,而“翛然”则形容了春风拂面之柔和。诗人穿上了厚重的衣物,准备好迎接这次探险。

"邻壁黄粱炊未熟"一句,透露出了一种生活的情景,可能是在山中的一处避难所或是农家,正在烹饪食物,但尚未完成。这里的“黄粱”应当指的是米饭,“炊”则是烹饪的过程。

最后一句"唤回残梦有鸣驺",诗人似乎在感慨之中唤醒了某种记忆或梦境,而"鸣驺"可能是一种拟声词,用来形容远处传来的声音,或许是自然界的声音,如溪水流动声。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朋友在大自然中游玩的情趣,以及内心的感慨。王安石以其特有的笔触和情怀,使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思考。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约汝大汝翔振狂惟秦在杭藤山看梅·其二

梅坞馀残雪,疏枝冷不禁。

去招梁苑客,同作灞桥吟。

十里花为市,千家玉作林。

慎毋披鹤氅,树里恐难寻。

(0)

代闺人答轻薄少年

妾本燕赵姿,委身事君子。

忆昔深闺私语时,指天誓日同生死。

一朝执戟赴长安,彼此恩情隔万山。

经年去住无消息,何处留连不肯还。

闻君日日耽游冶,蹴鞠斗鸡兼走马。

醉里常抛金弹丸,狂来碎却珊瑚把。

自矜豪俊又繁华,百万黄金散狭邪。

昨宵赵女颜如玉,今日燕姬色似花。

如花似玉争歌舞,欢娱岂识凄凉苦。

楼上朝朝望白云,枕边夜夜啼红雨。

流年青鬓叹蹉跎,冷落深闺可奈何。

捲帘忽听莺声老,又是春光一度过。

(0)

云门杂咏·其七

转上秦峰扪碧苔,云踪缥缈怅悠哉。

回风几度马蹄送,骤雨一番牛背来。

处处人家残照倚,村村烟树晓凉栽。

探幽更指丹山穴,凤羽麟毛载网回。

(0)

归禾川酬诸同志歌

六载之前禾川去,六载之后禾川归。

记得扁舟江上来,士民相聚牵征衣。

长沙一去何时返,相顾不禁泪自挥。

赠之骊歌饮我酒,如斯高谊古今稀。

恭际圣时得归期,故人道旁迎嬉嬉。

笑我不殊麋鹿性,依然还怡丘壑姿。

去时正值桃花放,归来亦在初春时。

重指桃花固堪喜,忆昔艰危益可悲。

拟共山中结岁盟,只因新命自丹墀。

箧中短剑难分赠,聊写长歌慰相知。

借问何以慰相知,重此江门千古身。

重此堂堂千古人,廊庙江湖俱有事,神交切莫负青春。

(0)

赋得薰风入菡萏

微风起青蘋,吹入芙渠畔。

翠盖相招摇,红妆争历乱。

伫观绰约姿,忽讶天香荐。

中有鹓鹭群,唼喋时隐见。

高怀忆茂叔,昕夕起留恋。

(0)

塞下曲八首为蓟门大夫赋·其一

渔阳九月海风秋,汉使行边雪满裘。

一拍胡笳双鬓改,应怜飞将不封侯。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