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云门杂咏·其七》
《云门杂咏·其七》全文
明 / 刘宗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转上秦峰扪碧苔,云踪缥缈怅悠哉。

回风几度马蹄送,骤雨一番牛背来。

处处人家残照倚,村村烟树晓凉栽。

探幽更指丹山穴,凤羽麟毛载网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云门山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象,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生动的细节。首句“转上秦峰扪碧苔”,以“转”字展现登山的动态感,“扪”字则细腻地描绘了攀爬时的触感,碧苔则暗示了山林的幽静与古老。接下来的“云踪缥缈怅悠哉”,通过“云踪”与“怅悠哉”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氛围。

“回风几度马蹄送,骤雨一番牛背来。”这两句通过“回风”与“马蹄”、“骤雨”与“牛背”的交替出现,展现了山间天气变化的迅速与自然界的生机勃勃。马蹄与牛背的活动,也让人感受到山民生活的朴实与和谐。

“处处人家残照倚,村村烟树晓凉栽。”这两句描绘了日落时分山村的宁静与美丽,以及清晨时分烟树笼罩下的凉爽与清新。通过“残照”与“晓凉”的对比,诗人巧妙地捕捉到了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光影变化与温度差异,展现出大自然的温柔与细腻。

最后,“探幽更指丹山穴,凤羽麟毛载网回。”这两句表达了对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与对神秘事物的向往。丹山穴象征着隐秘而充满魅力的地方,而“凤羽麟毛”则是传说中的珍稀之物,通过“载网回”这一动作,既体现了寻找过程的艰辛,也暗示了最终收获的喜悦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云门山的自然景观,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刘宗周

刘宗周
朝代:明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猜你喜欢

送剑州任倅

爱君畴昔赋远游,志如鹏鹗横霜秋。

抱才应辟到滇海,挟策赴调趋皇州。

蜀山秦树有德色,猿声鸟道无羁愁。

里中同舍不俶傥,坐守尘编空白头。

(0)

送朱仁卿盱江觐省

晴霞紫陌忽逢君,暂托尘衣访白云。

上国离人心草草,北堂慈母梦欣欣。

波冲海淀漳川合,舟入鄱阳楚路分。

珍重驿程诗句好,不妨驰寄慰离群。

(0)

海岸春行

越桥西下苑墙高,绿染垂杨绛染桃。

霞拥玉楼晴启户,风生瑶海暮翻涛。

官因立马看花担,渔忆闻莺罢竹篙。

唯有杏园春事好,几人诗兴似吾曹。

(0)

送高句骊僧式上人东归二首·其二

暮餐城南粥,朝踏城东尘。

道人心似水,去住本无因。

(0)

遵化县感怀书事二首·其二

有疾不饮酒,无悰难赋诗。

豪强妨抚字,奸黠玩鞭笞。

废堞群鸦集,荒山雪意垂。

庭前一曕眺,聊尔当遨嬉。

(0)

杨柳枝六首·其一通州道中作至元四年春

第一鹅黄映晓烟。梢长袅娜弄暄妍。

待得浓阴满夏日,不如春月取人怜。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