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餐城南粥,朝踏城东尘。
道人心似水,去住本无因。
暮餐城南粥,朝踏城东尘。
道人心似水,去住本无因。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宋褧所作的《送高句骊僧式上人东归二首(其二)》中的片段。诗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描绘,表达了对僧人式上人的离别之情。"暮餐城南粥,朝踏城东尘"这两句,形象地写出僧人在城中生活的平凡日常,早晨出门踩着尘土,傍晚则在城南享用粥食。"道人心似水,去住本无因",以水喻道心,暗示僧人的心境如水般平静,无论是离开还是留下,都出于内心的自然选择,没有世俗的牵绊。这既是对僧人的赞美,也是对僧人生活方式的认同和祝福。整体上,这首诗简洁而深沉,富有禅意。
笑谓君休矣。算人生、重茵列鼎,为时能几。
趁取新凉今夜好,一醉破除万事。
尽酒后、沾沾自喜。
赋笔凌云谁见赏,只子虚乌有公无是。
更谁荐,雄文似。休官且卧烟霞里。
又何须、虎头食肉,马肝知味。
速筑糟丘吾将老,得丧由来一理。
纵狂歌、东方月起。
驹隙光阴河射角,叹羊肠、仕路车生耳。
且引尽,黄山子。
湘裾漏月,楚练堆云,别是天然韵。
石床小几,凉如水、一束桃枝清润。
玉冠轻卸,乍睡觉、心情未稳。
香枕上、隐隐屏山,冷浸芙蓉印。记得那时厮认。
在桂堂东侧,兰台西近。
紫薇花下,相逢处、约略眼重眉褪。三秋过也。
空留下、生绡粉本。画图中、蓦自寻思,可有和伊分。
不断乡愁,烟水外、风帆如簇。
恨芳草斜阳,迢递偏伤远目。
扶筇归去,正东邻、酒香茶熟。
乍飞笺来到,空馆敲残寒玉。
绿蚁频浮,翠旗才展,顿消烦燠。
有紫鲙千头,更汲取碧琳千斛。
石炉徐沸,葛巾新漉。倚南窗、一枕清眠初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