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出桑乾,桥头薄日寒。
榆关春色迥,辽海暮云残。
征雁回金阙,归鞭控玉鞍。
惊沙掩独鹿,回首远长安。
河道出桑乾,桥头薄日寒。
榆关春色迥,辽海暮云残。
征雁回金阙,归鞭控玉鞍。
惊沙掩独鹿,回首远长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长安出发,经过芦沟桥,前往北方边塞的旅程景象。首句“河道出桑乾,桥头薄日寒”描绘了清晨河面泛起的寒气,与桥头初升的微弱阳光交织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榆关春色迥,辽海暮云残”两句,通过对比春色与暮云,展现了边塞特有的壮丽与苍茫,春色在远处显得格外鲜明,而辽阔的海面上,暮云则渐渐消散,留下一片宁静。
“征雁回金阙,归鞭控玉鞍”描绘了诗人行进途中所见的景象,大雁南飞,仿佛是向着京城的方向,而诗人自己则策马疾驰,向着未知的远方前进。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旅途的动态美,也蕴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惊沙掩独鹿,回首远长安”则是对旅途孤独与思乡之情的深刻表达。在风沙中,一只孤鹿的身影若隐若现,诗人不禁回头望向遥远的长安,心中充满了对家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旅途情境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离别家乡、踏上征途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未知旅程的期待,也有对故土深深的怀念。
腊月牂牁三十日,相思觅句上谯楼。
遥知今夜柴炉会,说我无家更远游。
谪宦情牢落,穷通理更谙。
读书閒不废,事道古何惭。
昔喜邻州守,尝陪后乘骖。
西湖游未厌,北海饮方酣。
蹑屐登云峤,扪萝访竹庵。
鹭涛千顷雪,鹫岭万堆蓝。
姤遇时难一,睽离岁忽三。
陪京方接畛,归省会同参。
士子文宗愈,朝廷礼问聃。
好留君左右,俄领郡东南。
岁旱钱仍贵,民饥命不堪。
下车宽赋役,露冕训田蚕。
画舸乘春别,新书卜日覃。
牙旗风发发,瑞节虎眈眈。
龙凤吴王国,烟霞古佛龛。
荷香轻泛浦,桂子静飘岚。
草泽行吟苦,兰陔奉养甘。
子文无愠色,夷甫足清谈。
物外冥天籁,樽前据石楠。
惟应怜旧尹,渔钓负江潭。
《送别探得南字》【宋·陈襄】谪宦情牢落,穷通理更谙。读书閒不废,事道古何惭。昔喜邻州守,尝陪后乘骖。西湖游未厌,北海饮方酣。蹑屐登云峤,扪萝访竹庵。鹭涛千顷雪,鹫岭万堆蓝。姤遇时难一,睽离岁忽三。陪京方接畛,归省会同参。士子文宗愈,朝廷礼问聃。好留君左右,俄领郡东南。岁旱钱仍贵,民饥命不堪。下车宽赋役,露冕训田蚕。画舸乘春别,新书卜日覃。牙旗风发发,瑞节虎眈眈。龙凤吴王国,烟霞古佛龛。荷香轻泛浦,桂子静飘岚。草泽行吟苦,兰陔奉养甘。子文无愠色,夷甫足清谈。物外冥天籁,樽前据石楠。惟应怜旧尹,渔钓负江潭。
https://shici.929r.com/shici/PaFGqqRz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