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出东城道,微风度磬音。
桃源分路细,竹坞覆云深。
佛现千千相,人归一一心。
广长无隙地,敷遍给园金。
乍出东城道,微风度磬音。
桃源分路细,竹坞覆云深。
佛现千千相,人归一一心。
广长无隙地,敷遍给园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千佛庵时所见所感,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首句“乍出东城道,微风度磬音”描绘了清晨从东城出发,微风中传来悠扬的钟磬声,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桃源分路细,竹坞覆云深”两句,将视线转向沿途的景致,桃源小径细长蜿蜒,竹林深处云雾缭绕,展现了自然界的幽静与神秘。
“佛现千千相,人归一一心”则表达了对佛教精神的感悟,千佛显现,各具其相,象征着佛法的博大精深;而人们回归内心,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纯净,体现了修行者的心境。最后,“广长无隙地,敷遍给园金”以给园(即佛寺)为背景,寓意佛法的广大无边,如同金色铺满大地,象征着佛法的普照与慈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佛法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平和与宇宙和谐的向往。
置酒清轩下,衣冠聿来萃。
皆我同朝士,各有禄与位。
昩爽趋在公,日夕还未至。
属兹岁除暇,一觞聊共醉。
匪徒展间阔,亦复解劬瘁。
平生所相好,岂不在名义。
中和诚可则,贪鄙诚可戒。
僶勉以自强,前脩庶足跂。
昭代鲜遗逸,夫人尚沉沦。
岂无乘时志,华发有慈亲。
倾家具甘旨,励操守清贫。
蹉跎四十载,抱洁将终身。
嗟我愧非才,叨陪侍从臣。
荐章岂所惜,知子情未伸。
沧海风霜晚,故苑芳华新。
勉焉慎自保,綵服高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