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灵谷寺建追荐征南将士水陆大斋车驾临祭先夕百官出候寺中》
《灵谷寺建追荐征南将士水陆大斋车驾临祭先夕百官出候寺中》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晚出东华赴上方,满衣月色动微凉。

钟声渐识斋坛近,松影遥连辇路长。

涧底玉泉鸣石磬,云边红烛乱星光。

欢迎天上来龙驭,一夜祗园散好香。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夜晚探访灵谷寺的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钟声、松影、玉泉、星光等自然景象,以及皇家驾临的庄重氛围。首句“晚出东华赴上方”,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诗人从东华门出发,前往灵谷寺。接着,“满衣月色动微凉”一句,通过衣物上的月光和微风带来的凉意,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

“钟声渐识斋坛近,松影遥连辇路长”两句,通过钟声和松影的描述,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庄严与皇家驾临的威严。钟声是斋坛特有的声音,而松影与辇路的连接,则暗示了从远方到此地的距离与过程。

“涧底玉泉鸣石磬,云边红烛乱星光”则将视线转向自然景观,玉泉在山涧中潺潺流动,仿佛石磬般清脆悦耳;而在云层之上,红烛的光芒与星光交织,形成一幅壮丽的夜景图。

最后,“欢迎天上来龙驭,一夜祗园散好香”表达了对皇家驾临的热烈欢迎,以及灵谷寺内弥漫着的祥和香气,整个画面充满了神圣与和谐的气息。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也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与敬仰,以及对皇家礼仪的尊重。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范坟诗

忠文峨眉英,始也迹甚微。

堂堂薛简肃,旟隼西南飞。

其人古廉守,肯持蒟酱归。

所得一伟人,天下大布衣。

引以宾王家,光映春官闱。

昭陵宋仁主,前星久无辉。

犯讳言所难,雷电每霁威。

雄哉鍊石手,妙补天巍巍。

丞相江南来,云掩扶桑晖。

旧德陈苦辞,往往阨谤讥。

诸贤抗章疏,弱卒攻坚围。

公力斡禹鼎,正气砰黄扉。

荆舒愤至骨,斥语笔自挥。

赠之以蕙兰,何往无芳菲。

时公与司马,声谐玉琴徽。

解冠挂神武,甘老西山薇。

九宇日瞀瞀,赤子将畴依。

两公幸无恙,起拯或庶几。

嗣君元祐初,痛洗前人非。

民望属司马,欲遁天为鞿。

帝命起公卧,门久车马騑。

君实了吾事,此外何所希。

清风溢寰海,不啻严陵矶。

公既晚家许,道德人所腓。

襄城下封竁,汝颍皆京圻。

我来访遗垄,名姓存依稀。

来仍散兵烬,雨雪无留霏。

公名在天下,岂逐薤露晞。

谁能禁耕牧,盛事乘薪机。

吾力不足振,感叹徒歔欷。

(0)

题范文正公书伯夷颂后二首·其一

名并日星真细事,义参天地在彝伦。

寥寥千古空遗迹,薇满西山意自春。

(0)

用韵答封张二子·其二

心如堕絮已沾泥,身似惊禽未得栖。

壶?何须歌老骥,冠成不复带雄鸡。

黄公遁迹终辞汉,范蠡逃名径入齐。

回首平生事堪笑,少年豪气北山低。

(0)

秋窗书怀

诗骨从来不受肥,那堪衰病弗胜衣。

朝来试把罗裳系,瘦比今春又半围。

(0)

念旧

忆昔娉婷十五馀,匀红傅白斗西施。

如今老大慵妆洗,正是梨花过雨时。

(0)

四体美人四首·其四半截

若个亭台绿水边,粉墙低处出婵娟。

分明识得东风面,不见罗裙血色鲜。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