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西斜墙缺白,瘦花移影上苔石。
苔烟霏霏吹暗芳,纤狸潜来选眠席。
幽人行杯方薄醺,空翠缭眼疑水云。
榆叶翩翻柳丝漾,一帘蘋藻交衣纹。
携箫自谱春秋曲,蝶愁露凉飞就烛。
箫声欲断乌语续,听是凄弦和邻屋。
月光西斜墙缺白,瘦花移影上苔石。
苔烟霏霏吹暗芳,纤狸潜来选眠席。
幽人行杯方薄醺,空翠缭眼疑水云。
榆叶翩翻柳丝漾,一帘蘋藻交衣纹。
携箫自谱春秋曲,蝶愁露凉飞就烛。
箫声欲断乌语续,听是凄弦和邻屋。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壶园中饮酒微醉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苔石、狸猫、绿植、箫声以及乌鸦等多种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句“月光西斜墙缺白”以月光与墙面的对比,勾勒出夜晚的宁静与朦胧。接着“瘦花移影上苔石”,通过花影的移动,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随后,“苔烟霏霏吹暗芳”一句,将视觉与嗅觉结合,通过烟雾与暗香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场景的层次感。
“纤狸潜来选眠席”则引入了一只狸猫,它悄悄地选择一个舒适的休息地点,这一细节增添了生活气息,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共存。接下来,“幽人行杯方薄醺”描述了诗人在园中饮酒的情景,通过“薄醺”二字,既表现了饮酒的适度,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微妙情感。
“空翠缭眼疑水云”一句,通过视觉上的错觉,将空气中的翠色与水云相混淆,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的意境。接着,“榆叶翩翻柳丝漾”描绘了树叶随风飘动的景象,与柳丝的摇曳相互映衬,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一帘蘋藻交衣纹”则通过帘内蘋藻的图案,进一步丰富了空间的装饰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最后,“携箫自谱春秋曲,蝶愁露凉飞就烛”两句,通过诗人自弹自唱,以及蝴蝶因露水凉意而靠近烛火的行为,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箫声欲断乌语续,听是凄弦和邻屋”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通过箫声的断续与乌鸦的叫声交织,营造出一种哀婉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衣龙钟,鬓飘萧,穹庐停烛坐寒宵。
翰林遣介赠佳句,虿芒鸟迹书生绡。
既倒狂澜再扶起,昔有谪仙原姓李。
今日龙庭忽见君,谁道当年太白死。
文章气象难形容,腾龙翥凤游秋空。
笔力万钧神鬼泣,雷轰电掣驱疾风。
馀裕喜君能绰绰,鼓舞为君予矍铄。
解读奇字笑扬雄,识厌张华能物博。
与君握手天山边,举觞相嘱望青天。
他年雅社结白莲,林泉杖屦冲云烟。
将军披甲控紫骝,美人挽辔双泪流。
六月炎埃人命脆,军期稍缓君须留。
彼为兄弟此为仇,朝为公相夕为囚。
岁岁年年苦征战,黄金谁足谁封侯。
烟尘暗天南北阻,英雄尽合回田亩。
当时儿戏应门户,不谓虚名绊官府。
马鸣萧萧渡江浦,重唤奚奴再三语。
将军临阵尔为御,莫把长鞭鞭马去。
片雨洒空庭,梧桐响残滴。
窗户涵清风,孤灯夜寥阒。
渺怀平生亲,睽违不相识。
公子幸过从,为之长叹息。
意旷尘虑空,语到聪明入。
山径披榛芜,晤言永今夕。
物变心自伤,事往嗟何及。
远大与子期,无踵炎凉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