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垂千万丝,撩乱不分枝。
幽怨若为结,春愁未惯持。
向谁博怜惜,工尔舞腰支。
知否灵和殿,风流异昔时。
垂垂千万丝,撩乱不分枝。
幽怨若为结,春愁未惯持。
向谁博怜惜,工尔舞腰支。
知否灵和殿,风流异昔时。
这首诗描绘了柳树在春风中的姿态与情感,充满了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象描绘。
首句“垂垂千万丝,撩乱不分枝”以“垂垂”形容柳丝的下垂之态,以“千万丝”强调其繁茂,而“撩乱不分枝”则描绘出柳树随风摇曳、枝叶纷乱的情景,展现出一种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幽怨若为结,春愁未惯持”两句,诗人赋予柳树以人的情感,将柳树的枝条比作结满幽怨的心结,春愁未惯持则暗示着春天的到来给柳树带来了某种难以承受的愁绪,这种愁绪既可能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可能是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
“向谁博怜惜,工尔舞腰支”则进一步深化了柳树的形象,它似乎在寻求怜悯与理解,通过舞蹈般的摆动腰肢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一场景既美丽又略带一丝孤独与哀愁。
最后,“知否灵和殿,风流异昔时”以历史上的灵和殿作为背景,暗示柳树曾经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展现过它的风华,而现在却不同往日,或许暗含着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柳树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的深刻联系。
东海倪迂十年别,昨日朱颜今白发。
作诗作画犹未休,酒后挥毫见三绝。
缘江白屋知几家,参天古木僵龙蛇。
苍皮半死或垂瘿,赤叶未脱都成花。
我知用心亦独苦,众史庸奴焉足数。
英华已剥馀本根,老气尚存冰雪古。
北上莫度河,龙门如天谁敢过。
西游莫趍蜀,瞿塘如马谁敢触。
大星未落月挂树,行人出门向何处。
日日西东往复来,青山不断天涯路。
天涯路险更无穷,破裘羸马怯秋风。
日高茅屋犹未起,愧尔山中白发翁。
楼船昔西迈,霜降百草衰。
日月一何遒,子行忽经时。
众绿荣枯条,谷鸟鸣且悲。
豺虎塞道路,郁郁劳我思。
我思晨复夜,谅匪渴与饥。
行人发吴门,消息安可知。
且复慰其私,岂敢言是非。
惜哉无六翮,念子何当归。
云中有黄鹄,会见东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