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田久欲拆,秋至尚求雨。
妇女喜秋凉,踏车多笑语。
朔云卷众水,惨淡吹平楚。
横陂与直堑,疑即没洲渚。
霍霍反照中,散丝鱼几缕。
鸿蒙不可问,且往知何许。
攲眠露下舸,侧见星月吐。
龙骨已呕哑,田家真作苦。
山田久欲拆,秋至尚求雨。
妇女喜秋凉,踏车多笑语。
朔云卷众水,惨淡吹平楚。
横陂与直堑,疑即没洲渚。
霍霍反照中,散丝鱼几缕。
鸿蒙不可问,且往知何许。
攲眠露下舸,侧见星月吐。
龙骨已呕哑,田家真作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丰富的秋景图,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观察和感受。诗中“山田久欲拆,秋至尚求雨”两句,表达了农民对于适时降雨的渴望,这是因为秋季是庄稼成熟、收获的季节,适度的雨水对农作物非常关键。
接下来的“妇女喜秋凉,踏车多笑语”则描绘了一幅和谐的画面,秋风送爽,妇女们在这种凉爽的天气中踩踏纺织机,脸上露出了满足而愉悦的笑容。这里通过“喜秋凉”的字眼,传达了人们对秋季舒适气候的喜爱。
第三句“朔云卷众水,惨淡吹平楚”则描绘了一种壮观的自然景象,远方的云朵汇聚起来,掩卷着江河湖泊,甚至连同大地一起,被秋风吹得平坦无奇。这几句通过“朔云”、“惨淡”等字眼传达出一种萧瑟而又开阔的意境。
至于“横陂与直堑,疑即没洲渚”一句,则是对景物的细致描绘。诗人通过对田野地貌的观察,表现了秋天农田的荒凉和静谧,同时也透露出时间流逝、事物更迭的感慨。
“霍霍反照中,散丝鱼几缕”则是对光影变化的精妙捕捉。诗中的“霍霍”形容秋日阳光的温暖而柔和,水面上的倒影与游动的鱼儿交织出一幅生动图画。
后半首诗转向哲理的思考,“鸿蒙不可问,且往知何许”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生命、时间等深奥问题的困惑和探索。面对自然界无尽的变化和未知,诗人发出感叹。
“攲眠露下舸,侧见星月吐”则又回到了具体景象的描绘,夜幕降临,露水滴落在小船上,侧耳倾听星辰与明月之间的对话。这里展现了诗人对夜晚静谧美感的细腻捕捉。
最后,“龙骨已呕哑,田家真作苦”则是对农耕生活的深刻描写。“龙骨”在此处象征着古老而坚硬的犁地工具,而“呕哑”形容农具的陈旧与磨损,通过这两字表现了农业劳动的艰辛和不易。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其丰富多彩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在读者心中勾勒出一个秋天的生动画卷,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时间、生命等哲理问题的思考。
赤壁矶,蟠桃宴,妾年二八郎相见。
鸳鸯锁,燕子楼,空床绣被为郎留。
郎潮海,妾鄂渚,银河相望牛与女。
妾倚闾,郎悬车,文君自奔马相如。
郎吟诗,妾劝酒,彩毫叵罗日在手。
郎操瑟,妾鼓琴,天长地久同一心。
珠为灯,玉作窟,妾是小星郎是月。
锦障泥,绣屠苏,郎乘驷马妾坐舆。
斧伐柯,则不远,若有曲直在郎眼。
心百折,肠九回,即令万死妾焉辞。
玉食金盘去八珍,九重斋戒谕群臣。
版图宾贡无中外,鬼录流亡有故新。
佛事五天均至化,民生四海贺同仁。
普通有愿长蔬食,曾梦神僧水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