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
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
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
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
枝干日长大,根荄日牢坚。
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
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
不及红花树,长栽温室前。
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
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
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
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
枝干日长大,根荄日牢坚。
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
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
不及红花树,长栽温室前。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坚守本性的情怀。诗中的桂树,虽然生长在月宫之中,却不愿随风飘零,而是选择落脚于庐山之巅,坚定地扎根于青天之下。这反映出桂树的独立性和坚韧性,它不随波逐流,也不追求华丽的外表,只愿长存于世间的一隅。
诗中的“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一句,更是描绘了桂树在恶劣环境中依然保持着自身的清新和坚韧,这里“剪碧鲜”的形象,不仅塑造了桂树的美丽,更蕴含着桂树不屈不挠的精神。
而最后两句,“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淡泊明志的情感。桂树虽然起源于神圣的月宫,但它选择了在庐山这个凡间之地长存,不再追求回到天上的辉煌,而是甘愿在这片土地上慢慢老去。这是一种对现实的接受,也是一种对精神家园的坚守。
整首诗通过桂树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坚韧和超脱世俗生活态度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