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语石庵即事》
《语石庵即事》全文
明 / 罗万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荜门阒寂倩云封,十载林泉不负公。

透海穿山凭楖栗,填沟塞壑任榛蓬。

梅依石壁留初月,竹近茅檐纳晚风。

料得庵前一线路,几人脚底订圆通。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石庵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荜门阒寂倩云封”以简练之笔勾勒出石庵的幽静与与世隔绝之感,仿佛这间小屋被云雾所环绕,远离尘嚣。接下来,“十载林泉不负公”表达了隐士对自然生活的坚守与热爱,十年如一日地与山林为伴,不为世俗所累。

“透海穿山凭楖栗,填沟塞壑任榛蓬”两句进一步展现了隐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他凭借坚韧的意志和力量,穿越重重障碍,无论是大海还是高山,都能克服;面对山谷的沟壑,也敢于填平,象征着隐士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精神。同时,这里的“榛蓬”也暗喻了自然界的荒凉与挑战,但隐士却能从中找到生机与希望。

“梅依石壁留初月,竹近茅檐纳晚风”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清雅脱俗的氛围。梅花依附于石壁,月光轻洒,竹子靠近茅屋,晚风吹拂,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隐士内心的纯净与超然。

最后,“料得庵前一线路,几人脚底订圆通”表达了对隐士生活方式的深刻理解与赞赏。料想庵前有一条通往内心深处的道路,只有少数人能够真正理解和实践这种圆融的生活哲学。这句话既是对隐士智慧的肯定,也是对追求内心和谐与宇宙真理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庵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深邃,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罗万杰
朝代:明

罗万杰(一六一三 — 一六八〇),字贞卿,号庸庵。揭阳人。明思宗崇祯七年(一六三四)进士。初官行人,两奉使册封吉、荆二藩。十三年,召对,给笔札,问修练储备四事,侃侃陈利弊,切中时艰,擢吏部主事,转验封员外郎。甲申之变,会南都迎立,徵拜副都御史。闻马士英、阮大铖用权,辞不出,矢志岩壑,结庐于埔阳之双髻峰,草衣蔬食,与樵牧高僧为侣。林居三十年,足迹不入城市。晚号樵子,乡人私谥曰文节先生。有《瞻六堂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传。
猜你喜欢

喜陶苦子还自鹿步

无言终夕坐,一雨散微凉。

自有碧天月,随君归草堂。

荒池馀溜上,高柳小星藏。

世难兼多事,为欢苦不常。

(0)

儿赣晬日旅山阳作

游云极八表,出山如有恋。

我孤望儿子,及产不相见。

我行马蹄西,儿子初生啼。

我行马蹄北,儿生已匍匐。

此日一岁成,此时邻妪盈。

空堂杂百物,嗜欲开其情。

昏来各出户,拍手嗤其父。

阿妇入闺房,抱儿心望郎。

(0)

黄河谣二首·其二

贵舆贱骑,飞躯逐利。老反山阿,白头入地。

(0)

新别

户外犹残月,江边已晓春。

轻装来去易,孤烛别离新。

角枕回怜汝,牛衣莫笑人。

请看原上骨,岂得在生贫。

(0)

哭外舅湛公

硕德堪千载,高名重一时。

黄槐随凤诏,彩笔对彤墀。

下座人皆仰,微言世所思。

游轻驷马贵,归尽彩衣嬉。

问讼中途反,评才满月移。

不安林下席,将饱路傍饥。

当食推盘粟,妨民拔露葵。

郭生难得友,钟子信堪师。

以德应能寿,论年不及衰。

坏梁歌已矣,朝菌忽先之。

罢市乡人哭,怜芳楚老悲。

酸风朝飒沓,寒雨夏凄其。

吊客来飞鹤,闲窗怨子规。

自嗟逢世难,饮恨向天涯。

望海情何极,寻乡梦每疑。

烟尘销未得,书札到何迟。

昔者趋庭训,因之拜羽仪。

稍能酬客语,才解诵亲诗。

不以东床傲,殊深户牖知。

国忧期共奋,家难忽相随。

庑下依皋伯,舟中学范蠡。

提携无异父,期许欲过儿。

离别奄逾岁,风流渺莫追。

长歌泪如霰,何待岘山碑。

(0)

将抵任与映日叙别

且自沾微禄,谁其怀好音。

青云存旧业,白发忤初心。

世路信浮梗,生涯只素琴。

翻嫌台鼎上,荣辱递相寻。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