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范待制秋兴三首·其二》
《和范待制秋兴三首·其二》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睡脸馀痕印枕纹,秋衾微润覆炉熏。

井桐摇落先霜尽,衣杵凄凉带月闻。

佛屋纱灯明小像,经奁鱼蠹蚀真文。

身如病骥惟思卧,谁许能空万马群。

(0)
翻译
睡梦中脸颊的痕迹印在枕头上,秋被微微湿润还残留着炉香的气息。
井边梧桐叶已凋零,秋霜先行落下,夜晚捣衣声带着月光,显得凄凉。
佛堂里的纱灯照亮了小佛像,经书箱中的鱼蠹侵蚀了珍贵的经文。
我如同患病的骏马只想躺下,又有谁能让我在万马奔腾中保持空灵呢?
注释
睡脸:熟睡的脸颊。
馀痕:残留的痕迹。
枕纹:枕头上的纹理。
秋衾:秋天的被子。
微润:微微湿润。
炉熏:炉火散发的香气。
井桐:井边的梧桐树。
摇落:落叶。
霜尽:秋霜全部落下。
衣杵:捣衣棒。
凄凉:凄清冷寂。
佛屋:佛堂。
纱灯:纱制的灯。
小像:小佛像。
经奁:装经书的盒子。
鱼蠹:蛀虫。
病骥:病弱的骏马。
思卧:只想躺下。
能空:能在……中保持空灵。
万马群:众多的马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静谧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秋夜中的孤独与心境。"睡脸馀痕印枕纹"写出了主人公辗转反侧后的疲态,"秋衾微润覆炉熏"则暗示了室内淡淡的熏香,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井桐摇落先霜尽"借景抒情,以井边梧桐叶落,象征着时光流逝和季节变迁。

"衣杵凄凉带月闻"进一步渲染了孤寂,衣砧声在月色中显得格外凄清,可能暗示着主人公的思念之情。接下来的"佛屋纱灯明小像"转向内心的寄托,主人公在佛像前点灯祈祷,试图寻求精神慰藉,但"经奁鱼蠹蚀真文"又揭示出生活的破败和信仰的衰颓。

最后两句"身如病骥惟思卧,谁许能空万马群"以疲惫的病马自比,表达了主人公渴望超脱尘世纷扰,却无法摆脱现实困境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陆游独特的秋日思绪和人生感慨。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酬朱侍御望月见寄

他寝此时吾不寝,近秋三五日逢晴。

相思唯有霜台月,望尽孤光见却生。

(0)

春寻柳先生

言是商山老,尘心莫问年。

白髯垂策短,乌帽据梧偏。

酒熟飞巴雨,丹成见海田。

疏云披远水,景动石床前。

(0)

春日即事

邻里朝光遍,披衣夜醉醒。

庖厨非旧火,林木发新青。

接果移天性,疏泉逐地形。

清明来几日,戴胜已堪听。

(0)

采茶歌

天柱香芽露香发,烂研瑟瑟穿荻篾。

太守怜才寄野人,山童碾破团团月。

倚云便酌泉声煮,兽炭潜然虬珠吐。

看著晴天早日明,鼎中飒飒筛风雨。

老翠香尘下才熟,搅时绕箸天云绿。

耽书病酒两多情,坐对闽瓯睡先足。

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应愁歌欲成。

(0)

对花

长与韶光暗有期,可怜蜂蝶却先知。

谁家促席临低树,何处横钗戴小枝?

丽日多情疑曲照,和风得路合偏吹。

向人虽道浑无语,笑劝王孙到醉时。

(0)

奉寄昼公

蓑笠双童傍酒船,湖山相引到房前。

团蕉何事教人见,暂借空床守坐禅。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