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茶歌》
《采茶歌》全文
唐 / 秦韬玉   形式: 古风

天柱香芽露香发,烂研瑟瑟穿荻篾。

太守怜才寄野人,山童碾破团团月。

倚云便酌泉声煮,兽炭潜然虬珠吐。

看著晴天早日明,鼎中飒飒筛风雨。

老翠香尘下才熟,搅时绕箸天云绿。

耽书病酒两多情,坐对闽瓯睡先足。

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应愁歌欲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采茶的生动画面,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闲适状态的向往。

“天柱香芽露香发,烂研瑟瑟穿荻篾。”这两句以精细的笔触勾勒出茶叶初长时的生机与活力,天柱(即茶树)上新生的香芽在露水中散发出淡雅的香气,而“烂研”一词则形象地描绘了采摘时手指间茶叶的温润和柔软。

“太守怜才寄野人,山童碾破团团月。”这里诗人通过对官吏(太守)与乡间才子的交往,以及山童在自然中劳作的情景,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田园生活美好。

“倚云便酌泉声煮,兽炭潜然虬珠吐。”诗人借助云端的悠然自得和泉水的声音,以及兽炭(一种燃烧后能长时间保持红热的炭)所蕴含的温暖与力量,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体验。

“看著晴天早日明,鼎中飒飒筛风雨。”这两句则以对晴朗天气和早晨阳光的观察,以及锅中水沸腾的声音,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

“老翠香尘下才熟,搅时绕箸天云绿。”诗人通过老茶树上的新芽与尘世间才情的成熟,以及对时间流转和天地间云雾的感悟,表达了对于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耽书病酒两多情,坐对闽瓯睡先足。”在这里,诗人通过自己沉迷于书卷与美酒之间的情怀,以及面对案几(闽瓯)便沉醉于梦乡的情景,展现了一个文人墨客的悠闲生活。

“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应愁歌欲成。”最后,诗人以清洁心中的幽深思绪,以及对超自然力量(鬼神)的感应与即将完成的歌声,表达了一种精神上的净化和创作的满足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勾勒,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美景的崇尚以及对个人情感世界的深刻体验。

作者介绍
秦韬玉

秦韬玉
朝代:唐   字:中明   籍贯:京兆(今陕西西安市)   生辰:882

秦韬玉,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唐代诗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猜你喜欢

院中即事

砚冰呵墨印开封,独坐高檐落叶中。

筹唱有声催短日,氅披无力禦长风。

羸骖向晚还思秣,老鹤惊寒欲唳空。

遥羡玉堂诸院长,酒杯能绿火能红。

(0)

读东汉外戚传

金貂赫奕侍中家,恩托椒房宠莫涯。

连苑高楼临紫陌,倾城名妓按红牙。

君王自是光明烛,竖子终为顷刻花。

所惜覆车无戒者,青编常遣后人嗟。

(0)

秋斋为周彦通题

暑伏凉又生,虫吟叶已故。

壮日苦不常,翻书落寒蠹。

(0)

别乡人

驿路迷燕浦,官梅动越吟。

相看今日意,同是故乡心。

鹤径寒沙口,渔船绿柳阴。

沧洲有奇事,未老欲抽簪。

(0)

喜梁文冠至

驻桨梅村夜,风光胜早春。

直知花是路,不觉月随身。

草木皆知旧,江湖多贱贫。

短蓑来往数,等是最閒人。

(0)

四月十三日同时敏送仲玉景和归途有感作

漠漠轻云淡淡风,御沟溶漾落花红。

一番离别中年后,千里河山夕照中。

垂角故人霜两鬓,关心岐路草连空。

归来稚子迎门笑,何日亲交送阿翁。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