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龙吟.庚辰重午》
《水龙吟.庚辰重午》全文
清 / 刘永济   形式: 词

客怀如梦如烟,佳辰只作寻常度。

殊乡节物,香蒲角粽,依稀荆楚。

汉上旌旗,湘中鼓角,岭南烽火。

正忠肝义胆,争城陷垒,能馀几,清平土。

前事渚宫漫数,尽沉酣、琼筵歌舞。

高唐梦冷,章华春晚,江山谁主?

极目心伤,断魂难返,江南红树。

剩一潭怨水,年年此日,费辞人赋。

(0)
鉴赏

这首《水龙吟》描绘了作者在庚辰年的端午节,身处异乡,对传统节日的感慨与怀念交织的情感。开篇“客怀如梦如烟”,以梦境般的比喻,表达了游子在外的孤独和迷茫。接着“佳辰只作寻常度”一句,点明了节日的普通度过,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殊乡节物,香蒲角粽,依稀荆楚。”诗人通过描述异乡的端午节习俗,勾起了对故乡荆楚之地的回忆,香蒲和角粽是端午的传统食品,这里既是对家乡的思念,也是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追忆。

“汉上旌旗,湘中鼓角,岭南烽火。”这一句则将视角拉远,从个人的思乡之情扩展到更广阔的历史背景,汉、湘、岭南等地的景象,既有战争的紧张氛围,也暗含历史变迁的沧桑感。

“正忠肝义胆,争城陷垒,能馀几,清平土。”诗人在此处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忠诚与正义的坚守,以及对和平土地的渴望,同时也隐含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前事渚宫漫数,尽沉酣、琼筵歌舞。”这一段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沉寂,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社会风气的反思。

“高唐梦冷,章华春晚,江山谁主?”诗人进一步深化主题,将个人情感上升至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高唐、章华都是古代的名胜,此处用以象征国家的兴衰,而“江山谁主”则直指国家的未来归属,充满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最后,“极目心伤,断魂难返,江南红树。”表达了诗人对无法回到故乡的深深遗憾,以及对江南美景的怀念,同时“断魂难返”也暗示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

“剩一潭怨水,年年此日,费辞人赋。”诗人以“一潭怨水”收尾,形象地描绘出内心的悲愤与无奈,每年的端午节,都让诗人难以释怀,只能借助文辞来表达心中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水龙吟》通过对端午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抒发,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的佳作。

作者介绍
刘永济

刘永济
朝代:清

刘永济(1887一1966) ,男,字弘度,宏度,号诵帚,晚年号知秋翁,室名易简斋,晚年更名微睇室、诵帚庵,湖南省新宁县人。191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语文系。历任长沙中学教师,沈阳东北大学教授,武昌武汉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及武汉大学语文系教授、文学史教研组主任。湖南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理事。《文学评论》编委。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猜你喜欢

孝女

孝女秉幽姿,灵帏展素丝。

春兰时会鼓,夜火满丛祠。

江畔青螺水,碑阴黄绢词。

商船留赛去,愁煞上潮时。

(0)

峡山飞来寺

花宫萧瑟暮云间,绝磴藤萝迥莫攀。

一自高风留帝子,至今修竹满空山。

澄潭犀去沈金锁,古洞猿归带玉环。

此夕登舻浑不寐,更教沿月弄潺湲。

(0)

雨后

归田复多病,寒雨送三春。

高柳不藏阁,流莺解就人。

道心看物变,时论薄官贫。

无限扁舟意,澄江满绿蘋。

(0)

重憩雁门关·其一

霓旌天半护烽台,鸟道云迷望或开。

水拥南河吹日转,门迎北斗过关来。

秦城万仞徒空说,汉骑千群莫漫猜。

自昔禁中烦拊髀,将军尤亟守边才。

(0)

望西山

太行千里脉,叠嶂拥关门。

一雁分秋色,双雕落晓痕。

回峰沈日影,飞瀑洗云根。

望望空归去,幽奇好细论。

(0)

游龙眠

少保幽栖处,溪边曲径开。

涧茶留客坐,蔬饭待僧来。

引水穷泉脉,当山垒月台。

阶前松柏古,犹望后人培。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