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边山一色,水拥竹千竿。
鸟触翠微湿,人居酷暑寒。
风摇瓶影碎,沙陷履痕端。
爽极青崖树,平流绿峡滩。
闲来披衲数,涨后卷经看。
三境通禅寂,嚣尘染著难。
溪边山一色,水拥竹千竿。
鸟触翠微湿,人居酷暑寒。
风摇瓶影碎,沙陷履痕端。
爽极青崖树,平流绿峡滩。
闲来披衲数,涨后卷经看。
三境通禅寂,嚣尘染著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田园风光图,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禅意。
"溪边山一色,水拥竹千竿。" 开篇即以浓墨重彩勾勒出一副生动的自然景象,溪流与山色交融为一体,水流环绕着成千上万的竹子,这种景致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鸟触翠微湿,人居酷暑寒。"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禅院中自然与人类生活和谐共存的情形。即使在炎热的夏日,禅院内也保持着清凉的气息,而鸟儿飞过时,也会带走一些湿润,这里的“湿”字生动地描绘了水汽交织的画面。
"风摇瓶影碎,沙陷履痕端。" 这里通过对光影变化的细腻捕捉,以及自然界中沙石与人类足迹交错的情景,表达了一种时间静止、空间凝滞的感受。
"爽极青崖树,平流绿峡滩。" 这两句诗描写了山谷间清新的气息和河水的流动,这里的“爽”字形容空气之清新,是对自然美景的深刻体验。
"闲来披衲数,涨后卷经看。" 这里透露出诗人在闲暇时光中,对禅院中的生活有着细腻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穿越了尘世的喧嚣,寻找心灵的宁静。
"三境通禅寂,嚣尘染著难。" 最后两句则是对整首诗意境的总结与升华,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达到禅境的心灵状态,以及这种状态下的清净与安详。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刻画,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平静的生活态度。
桃华如琪林,风作垂琚声。
芳年结灵契,谁为安期生?
白云散不留,绝壁空萝藤。
谓当月满时,青鸾尚来鸣。
蓬莱一涉足,五岳宜平平。
亦思舞瓮鸡,敢傲图南鹏。
上仙与天寿,于世究何能。
何如褦襶翁,坐见黄河清。
我歌人不知,知者宜千龄。
人间万容槁,地下阳已萌。
诗书有传德,神在无离形。
浑噩羲轩民,至今犹孩婴。
夜气闻山腥,坐我万丈潭。
手握骊龙珠,百怪供穷探。
若君临我侧,风髯飘以髟。
两目睨日月,气和神则严。
君为我魂魄,我为君史监。
根株固纠结,镰刃无能芟。
读之竟一烛,风力来助酣。
起视苍莽中,天釜云如黬。
但露孤星光,炯炯南斗南。
掷我手中珠,高下芒相参。
万事有犄角,谁来鼎之三?
君知或我笑,笑我情亦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