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宫萧瑟暮云间,绝磴藤萝迥莫攀。
一自高风留帝子,至今修竹满空山。
澄潭犀去沈金锁,古洞猿归带玉环。
此夕登舻浑不寐,更教沿月弄潺湲。
花宫萧瑟暮云间,绝磴藤萝迥莫攀。
一自高风留帝子,至今修竹满空山。
澄潭犀去沈金锁,古洞猿归带玉环。
此夕登舻浑不寐,更教沿月弄潺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寂静而神秘的山中景象。首句“花宫萧瑟暮云间”以萧瑟的花宫和傍晚的云雾,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下来的“绝磴藤萝迥莫攀”则写出山路险峻,藤萝环绕,难以攀登,暗示了山寺的偏远与孤寂。
“一自高风留帝子”暗指古代仙人或高士曾在此居住,他们的高尚风范使得山林更加圣洁。“至今修竹满空山”进一步强调了山中的宁静与竹林的茂盛,寓意着岁月的沉淀和自然的永恒。
“澄潭犀去沈金锁,古洞猿归带玉环”通过奇特的意象,如沉入潭底的金锁和带着玉环归来的猿猴,增添了神秘色彩,也寓言了世事变迁,唯有山水长存。
最后两句“此夕登舻浑不寐,更教沿月弄潺湲”表达了诗人夜晚乘船游历,被美景所吸引,难以入眠,只能让船随着月光和溪流声轻轻摇曳,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陶醉和感慨。
总的来说,朱彝尊的《峡山飞来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寺的幽深与神秘,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清代山水诗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