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灯滟滟雪玻璃,贝典将来戒小妻。
客里羁情笼野鸽,乡中春梦阅山鸡。
灰心竟日疏《庄子》,弹舌清晨诵准提。
无限长林无限羽,一枝那复计高低。
禅灯滟滟雪玻璃,贝典将来戒小妻。
客里羁情笼野鸽,乡中春梦阅山鸡。
灰心竟日疏《庄子》,弹舌清晨诵准提。
无限长林无限羽,一枝那复计高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袁宏道在戊戌年生日之际的禅修生活和思乡之情。首句“禅灯滟滟雪玻璃”以生动的比喻,形象地写出禅房内灯火明亮如雪玻璃,营造出静谧而清冷的氛围。接着,“贝典将来戒小妻”暗示诗人正在遵循戒律,可能是在向妻子讲述佛法或修行心得。
“客里羁情笼野鸽”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将自己比作笼中之鸽,渴望自由地飞回故乡。夜晚的梦境中,“乡中春梦阅山鸡”,进一步强化了他对家乡春天景色的怀念。
“灰心竟日疏《庄子》”表明诗人沉浸在庄子哲学的深沉思考中,可能感到心灵上的疲惫,但仍坚持研读经典。“弹舌清晨诵准提”则描绘了清晨的禅修仪式,通过诵经来净化心灵。
最后两句“无限长林无限羽,一枝那复计高低”运用象征手法,以长林和鸟儿自比,表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即使身处广阔的世界,个体的存在仍微不足道,不执着于身份地位的高低。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禅修体验、旅行见闻和思乡之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足疾三年只杜门,孤怀如月耿朝昏。
同风不昧古人意,此道当期老者论。
露地白牛纯到角,雪山香草细和根。
苏州未解吾家事,夜对高僧无一言。
泯泯众人中,不与一人共。
阒尔居闲房,俨若临千众。
是谓有恒人,一心无二用。
东山早尝学,身行而口诵。
久之如善射,纵横无不中。
魔外作姻亲,蛇虎为伯仲。
离歌无可言,出此以为送。
君不见东山老人僧中月,法惟直指初无说。
有众如云来不休,有饭如山供不彻。
印道人,善时节,不持应器循门乞。
只募同心一万人,请将大地为檀越。
或宽平,或曲折,与我福田衣不别。
二彼虽无施受心,万斛千仓从此出。
若见闻,宜猛烈。莫守从前悭吝穴。
些儿信种落其中,遍界灵苗齐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