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德上人归故山》
《送德上人归故山》全文
宋 / 释慧空   形式: 古风

泯泯众人中,不与一人共。

阒尔居闲房,俨若临千众。

是谓有恒人,一心无二用。

东山早尝学,身行而口诵。

久之如善射,纵横无不中。

魔外作姻亲,蛇虎为伯仲。

离歌无可言,出此以为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德上人的僧侣归返故乡山林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比“泯泯众人”与“有恒人”的不同状态,凸显了德上人独特的精神境界和修行追求。诗人以“不与一人共”、“俨若临千众”等语句,刻画出德上人超凡脱俗的形象,他独自静居于闲房之中,却仿佛能面对万千众生,展现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广大的慈悲。

接着,“东山早尝学,身行而口诵”,表明德上人自小便开始学习佛法,不仅在言语上诵读经典,更是在实际行动中践行教义,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修行态度。诗人进一步描述德上人在长时间的修行后,如同精通箭术之人,无论射向何方都能准确命中目标,以此象征其修行已臻化境,达到了心手合一、游刃有余的境界。

然而,修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诗中提到“魔外作姻亲,蛇虎为伯仲”,暗示德上人在修行过程中遭遇种种诱惑与挑战,包括外在的魔障和内在的贪嗔痴等烦恼,但他依然坚定地面对,犹如与蛇虎并肩作战,展现了其勇猛精进的意志。

最后,“离歌无可言,出此以为送”,意味着在德上人即将离开时,没有多余的言语可以表达对他的不舍与祝福,只能以一首离别之歌作为送行,寄托着对德上人未来修行之路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德上人归返故山这一特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修行境界和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对德上人高尚品质和坚定信仰的赞美与敬仰。

作者介绍

释慧空
朝代:宋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猜你喜欢

水口山居杂兴六首·其一

夙好慕山水,幽寻每忘疲。

兹晨遂栖止,乃在山之陲。

维时属秋杪,万壑敛寒姿。

烟峦既合沓,风磴亦纷披。

窈窕幽谷阴,秀木自成帷。

俯听流泉响,仰看浮云驰。

夐与人世远,允契遁者期。

永言适所性,庶以静自怡。

便当谢城市,去去从此辞。

(0)

入苍山下岩寻曾子实先辈故居遗迹往往有题刻存焉

层岩上苍翠,下结赤石沙。

题刻不复辨,莓苔见欹斜。

始经茶岩幽,流泉注其窊。

复登石楼重,谷吻奋以呀。

跻攀出众险,一目纵迩遐。

窅窅平原中,群山如削瓜。

筼筜旧种竹,隐隐明秋霞。

亦欲问青天,举觞酬黄华。

梯危且憩息,仰首闻叹嗟。

蹊路梗不通,荆棘为我遮。

昔人苦好事,侈以名自誇。

焉知百岁后,寂寞犹枯苴。

途穷日将夕,鸣鸟纷已哗。

暮出藤萝中,还寻野人家。

(0)

永丰刘尊德自南雄归过宁都别予将之豫章因怀旷伯逵赋别念二韵仍以呈旷也

刘郎南雄来,高豁动晴昊。

我行山水深,逢子恨不早。

林亭春色净,闭户思却扫。

骑马晨冲泥,沾濡愧群草。

长滩石齿齿,舟楫得慎保。

呼酒破旅颜,操觚见文藻。

只今岭南幕,颂尔伯父好。

佐邦重赞诺,华发未即老。

久知阶庭除,重尔甚琲璪。

家声激前闻,谁不思涤澡。

矧子方青年,如日斯杲杲。

求师复远涉,下浦伤霖潦。

落花随飘风,何以慰中抱。

南州有旷子,友谊获深造。

高歌忘羁穷,愁绝亦颠倒。

我昔从之游,艰危极论讨。

今年始适吏,颜色脱枯槁。

独不常见之,念我心懆懆。

永怀川无梁,式赋山有栲。

从迈谅匪难,踯躅悲远道。

浮云递崇冈,斜日下深岛。

会合谅有期,持身以为宝。

(0)

寄徐大参同年二首·其一

曾向长安步后尘,倦游归卧五湖滨。

云林自喜能容我,宦海从来可畏人。

一枕黄粱真是梦,数杯绿酒易为春。

百年光景今过半,赢得逍遥物外身。

(0)

与客同登吴氏园楼

高阁凭阑坐,川原一望分。

庭花晴媚日,林木上干云。

山色侵窗入,鸠声隔竹闻。

论文兼话旧,不觉酒微醺。

(0)

山行口占

湖乡岁晚倚兰桡,山背阴阴雪未消。

閒向官桥时问信,春光先露早梅梢。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