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藤萝翠雨飘,重峦绝壁倚云霄。
坐随行径秋多露,渡唤长江晚有潮。
机事相忘鸥影只,封书欲寄雁飞遥。
十年虚负瀛洲约,愁听仙家奏玉箫。
古木藤萝翠雨飘,重峦绝壁倚云霄。
坐随行径秋多露,渡唤长江晚有潮。
机事相忘鸥影只,封书欲寄雁飞遥。
十年虚负瀛洲约,愁听仙家奏玉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之美。首句“古木藤萝翠雨飘”,以“古木”、“藤萝”、“翠雨”三个意象,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绿意浓郁的景象,仿佛能听到雨滴落在翠绿藤叶上的轻响,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清新气息。
接着,“重峦绝壁倚云霄”一句,将视线拉高,展现出山峦叠嶂、直插云天的壮观景象,给人一种超脱尘世、心旷神怡的感受。接下来的“坐随行径秋多露,渡唤长江晚有潮”,则将视角转至地面,描绘了秋天露水盈盈的小径和长江边晚潮涌动的场景,细腻地表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韵律。
“机事相忘鸥影只,封书欲寄雁飞遥”两句,通过“机事相忘”与“鸥影只”、“封书欲寄”与“雁飞遥”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向往,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最后,“十年虚负瀛洲约,愁听仙家奏玉箫”一句,以“十年”、“瀛洲”、“仙家”等词,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充满神秘色彩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云梦南行尽,三湘万里流。
山川重分手,徒御亦悲秋。
白简劳王事,清猿助客愁。
离群复多病,岁晚忆沧洲。
梵宫香阁攀霞上,天柱孤峰指掌看。
汉主马踪成蔓草,法王身相示空棺。
云扶踊塔青霄庳,松荫禅庭白日寒。
不见戴逵心莫展,赖将新赠比琅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