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宫香阁攀霞上,天柱孤峰指掌看。
汉主马踪成蔓草,法王身相示空棺。
云扶踊塔青霄庳,松荫禅庭白日寒。
不见戴逵心莫展,赖将新赠比琅玕。
梵宫香阁攀霞上,天柱孤峰指掌看。
汉主马踪成蔓草,法王身相示空棺。
云扶踊塔青霄庳,松荫禅庭白日寒。
不见戴逵心莫展,赖将新赠比琅玕。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远的梵宫香阁,攀援着云霞之上,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天柱孤峰宛如掌中可玩,显示出大自然的雄伟与诗人的胸襟。汉主马踪,历史的痕迹已经被时光磨灭,只剩下野草蔓生,而法王身相则是佛教中对佛陀庄严相好的描述,与空棺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佛法真理的追求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云中的塔楼在青霄之上显得异常孤独,而松荫下的禅庭则是清净之地,即便是在寒冷的白日中也能感受到一份宁静。
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安与无奈,虽然戴逵的心事无法展开,但依赖于朋友之间的情谊,如同新赠予他的比琅玕(一种珍贵的玉器),这份情谊如同宝物一般珍贵。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佛教的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怀与高洁的人格。
门上书心字,窗上书心字。
长啸住庵人,不知庵内事。
除却煨芋头,无力收寒涕。
我观从上来,懒瓒较些子。
君勿轻住庵,住庵不容易。
手中长柄锄,上有千古意。
前山粟自锄,后山禾自刈。
客来问有么,牢把柴门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