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读书溪水南,浑如杜甫百花潭。
安得仙人来七七,且从禅客语三三。
山多秋雨都荒菊,树著新霜未熟柑。
更约葛洪丹井上,好诗连夜为君谈。
野老读书溪水南,浑如杜甫百花潭。
安得仙人来七七,且从禅客语三三。
山多秋雨都荒菊,树著新霜未熟柑。
更约葛洪丹井上,好诗连夜为君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深刻感悟。首句“野老读书溪水南”,以“野老”这一形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仿佛是古代隐士在溪边静心阅读的情景。接着,“浑如杜甫百花潭”,将此地与杜甫的百花潭相提并论,暗示了此处环境的优美和诗情画意,同时也表达了对杜甫诗歌艺术的敬仰。
“安得仙人来七七,且从禅客语三三”,这两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一方面表达了对仙人的向往,希望他们能带来更多的智慧与灵感;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与禅宗高僧交流的愿望,寻求心灵的净化与提升。这种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精神世界的探索与渴望。
“山多秋雨都荒菊,树著新霜未熟柑”,这两句描绘了秋季的景色,山间秋雨使得菊花凋零,树上的果实尚未成熟,展现出自然界季节变换的规律与生命的循环。这样的描写不仅增添了诗作的季节感,也寓意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最后,“更约葛洪丹井上,好诗连夜为君谈”,引用葛洪炼丹的故事,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约再次相聚,共同探讨诗歌创作的意愿。这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体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艺术的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我性元来喜幽独,长笑痴人避空谷。
临流处处得天真,不问外边丝与肉。
一区有地东之偏,甃池那用青铜钱。
池深怪我欲何事,聊以贮此千斛泉。
华峰船藕谁能掘,玉井千年亦空竭。
无缘高觅十丈根,随骑等閒来百粤。
朱明守夏薰风凉,花开正作黄金妆。
红者惟红白者白,宫城十里飘清香。
金鱼无数长过尺,出水荷翻尾摇赤。
地底休誇锦作铺,古来浮浪皆陈迹。
石鲸风动昆明寒,华清堕翠成阑珊。
何如此池开半亩,直与君子长交欢。
井梧叶坠金风起,满庭明月凉於水。
为念儿夫戍玉关,尘满征衣谁与洗。
我有冰缣三两疋,胼手殷勤为君织。
欲制寒衣远寄将,双杵拈来对砧石。
捣乱西风续又鸣,一声声里寓幽情。
夜深玉腕痛且困,不知露下将三更。
裁缝已就凭谁寄,走马朝来有边吏。
一行书染泪千行,寒到君边衣到未。
衔命西来专斧钺,远出萧关探虎穴。
铁骢夜踏黑河冰,金戈冷射关山月。
将军令严健儿勇,直捣长驱争鼓勇。
阴山北遁穹庐空,惟剩牛羊满丘陇。
忆昔我军多战没,风雨啾啾鬼宵哭。
于今汉将守边城,翻役官军收战骨。
露布星驰达冕旒,将军承诏独封侯。
争誇一代麒麟阁,谁念沙场万髑髅。
驱车破苍烟,飞壑见此洞。
绝顶入清寒,凡躯断登羾。
谺然敞今古,青壁色飞动。
一径彻丹崖,残碑得扪弄。
凌虚有高阁,远目聊一送。
秋色淡江天,跳出几云梦。
错落解金鱼,铿铮鸣铁凤。
惨澹一老僧,无言守虚瓮。
捧觞随地主,偶尔逐啽哢。
岭南虽高秋,残暑敌夏仲。
名区更幽赏,絺绤堪一讽。
志适形乃忘,真能变炎冻。
安得登吾民,于于免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