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游心未竟,日暮泊禅房。
月转回廊白,风清法界香。
问僧嫌偈短,听漏厌更长。
树杪天鸡舞,钟声起上方。
胜游心未竟,日暮泊禅房。
月转回廊白,风清法界香。
问僧嫌偈短,听漏厌更长。
树杪天鸡舞,钟声起上方。
这首明代诗人朱诚泳的《宿山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胜游心未竟”表达了诗人游历名胜后意犹未尽的心情,暗示了他对山寺美景的深深喜爱。接着,“日暮泊禅房”,傍晚时分,诗人选择在禅房歇息,体现了对佛门清净之地的向往。
“月转回廊白,风清法界香”两句,通过月光洒满回廊和清风中弥漫的寺庙香火,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圣的氛围。月色皎洁,风声微动,仿佛佛法无边,香气四溢。
“问僧嫌偈短,听漏厌更长”写诗人与僧人交谈,对简短的佛经感到意犹未尽,同时又对夜晚的长久感到一丝无奈,流露出对佛法深沉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树杪天鸡舞,钟声起上方”,以天鸡报晓和远处钟声的响起,巧妙地寓言了时间的流转,以及山寺生活的规律和自然的韵律,给整首诗增添了生动的动态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寺夜景,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亲近和对禅修生活的体验,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旅人思乡之情。
七月中气后,金与火交争。
一闻白雪唱,暑退清风生。
碧树未摇落,寒蝉始悲鸣。
夜凉枕簟滑,秋燥衣巾轻。
疏受老慵出,刘桢疾未平。
何人伴公醉,新月上宫城。
疏芜南岸草,萧飒西风树。
秋到未几时,蝉声又无数。
莎平绿茸合,莲落青房露。
今日临望时,往年感秋处。
池中水依旧,城上山如故。
独我鬓间毛,昔黑今垂素。
荣名与壮齿,相避如朝暮。
时命始欲来,年颜已先去。
当春不欢乐,临老徒惊误。
故作咏怀诗,题于曲江路。
年来数出觅风光,亦不全闲亦不忙。
放鞚体安骑稳马,隔袍身暖照晴阳。
迎春日日添诗思,送老时时放酒狂。
除却髭须白一色,其馀未伏少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