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雁荡》
《游雁荡》全文
元 / 李孝光   形式: 排律

盘盘古荡倚苍穹,势压坤舆距海东。

异境从真三岛外,群山呈技五云中。

玲珑胜插连星斗,杳渺神鳌戴华嵩。

香雾千屏金沆瀣,煖霞万簇锦芙蓉。

峰亭玉女螺鬟亸,瀑泻冰帘雨气浓。

怪底双鸾翔彩凤,崭然绝壁挂苍龙。

展旗轻飏神僧洞,天柱相高玉笋丛。

偃盖紫芝当锦帐,挺标卓笔对天聪。

北瞻瑞鹿晴岚薄,西溯飞泉紫翠重。

钜宦来观留好句,名才远访畅幽悰。

跻攀适带琴尊并,啸览纷陪杖履同。

倦客岂知今再到,老僧能记昔相逢。

冰盘甘脆传林果,芳饤新柔荐晚菘。

远社飞杯深缱绻,赞房对榻重从容。

晃衣枫锦飘阶叶,吹佩松涛度曲风。

悟趣只知玄圃近,探幽拟与虎溪通。

挂巾五老窥灵穴,脱屐常云濯剑锋。

涵日影摇临水塔,破烟声度隔林钟。

千年纪载文光烂,数日盘桓目力穷。

镌石题诗状难尽,遍图胜概贮诗筒。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李孝光的《游雁荡》诗,描绘了雁荡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游览时的深切感受。全诗以雁荡山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联“盘盘古荡倚苍穹,势压坤舆距海东”,开篇即以磅礴之势描绘雁荡山的雄伟气势,仿佛它直插云霄,压倒了大地,距离东海也不远,展现出雁荡山的地理位置和壮观景象。

颔联“异境从真三岛外,群山呈技五云中”进一步渲染了雁荡山的独特之处,它仿佛是远离尘世的仙境,群山在五彩祥云中呈现,充满了神秘与奇幻色彩。

颈联以下,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如“玲珑胜插连星斗,杳渺神鳌戴华嵩”、“香雾千屏金沆瀣,煖霞万簇锦芙蓉”等,将雁荡山的山峰、云雾、香雾、暖霞等自然景观描绘得生动形象,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有嗅觉和触觉上的体验,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尾联“悟趣只知玄圃近,探幽拟与虎溪通”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探寻自然奥秘的渴望,将雁荡山与古代传说中的仙境玄圃和佛教圣地虎溪相联系,增加了诗作的文化内涵。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雁荡山的自然风光,还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哲理思考,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孝光

李孝光
朝代:元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