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风雨图》
《风雨图》全文
元 / 许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南山已见雾昏昏,便合潜身不出门。

直到半途风雨横,仓惶何处觅前村。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许衡的《风雨图》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中风雨交加的景象,以及人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渺小与无助感。

首句“南山已见雾昏昏”,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朦胧、压抑的氛围。南山之上,雾气弥漫,视线模糊,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这一句通过视觉描写,巧妙地暗示了即将到来的恶劣天气,为整幅画面定下了基调。

接着,“便合潜身不出门”一句,直接表达了在恶劣天气面前,人们选择避难的心态。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描述,也反映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脆弱和对安全的本能追求。这一句简洁有力,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

“直到半途风雨横”,进一步描绘了风雨突然袭来的场景。在半路上,突如其来的风雨让行者措手不及,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强大与不可预测性。这里的“横”字,形象地表现了风雨之猛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最后一句“仓惶何处觅前村”,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在风雨中,人们四处寻找避难所,却不知何处是安全之地。这句话不仅描绘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无助与慌乱,也暗含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稳定生活的渴望。通过这一句,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普遍的人类体验相结合,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共鸣。

综上所述,《风雨图》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和深刻的人性洞察,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坚韧,以及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一幅风雨交加的自然画卷,更是对生命状态和人类情感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许衡

许衡
朝代:元

(1209—1281)怀孟河内人,字仲平,号鲁斋。性嗜学。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居苏门,与枢及窦默相讲习,以行道为己任。宪宗四年,忽必烈召为京兆提学,及即位,授国子祭酒。至元二年,命议事中书省,乃上疏言事。谓“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能长久”,并指出欲使“累朝勋旧改从亡国之俗”,阻力必大。多奏陈,然其言多秘,世罕得闻。又定朝仪、官制。拜中书左丞,劾阿合马专权罔上,蠹政害民。改授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选蒙古子弟教之。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授时历》成。以疾归。卒谥文正。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
猜你喜欢

柬耒阳胡使君·其一

歧路谁相问,维桑有长官。

临邛辞犊鼻,安邑就猪肝。

大海怜萍梗,高枝托羽翰。

使君敦古谊,长铗不须弹。

(0)

边月

一片中天月,寒光满玉关。

此夜烽烟静,平沙万帐閒。

作镜临青冢,飞霜染黑山。

陇头征戍客,怅望损红颜。

(0)

客中秋思

蠹简慵披掩绛纱,一身憔悴寄天涯。

越乡病忆同庄舄,楚国忧思类景差。

蟋蟀吟低孤枕月,蟏蛸织落半檐花。

难成易断还家梦,空有秋霜入鬓华。

(0)

舟泊平步寻孙典籍蕡读书堂·其三

荒村寒木掩荆扉,人指词臣旧钓矶。

再召长沙恩未薄,一辞彭泽愿终违。

年深颓壁棠梨长,日落空田鸟雀饥。

何处羊裘江畔客,清时犹食越山薇。

(0)

素有足疾近苦头风伏枕经旬摩顶放踵慨然兴怀

频年服饵慕身轻,赢得萧萧白数茎。

皂帽移家仍是客,篮舆没世可怜生。

登台纵遇房中笑,传檄应教枕上惊。

老去臣精销已尽,唾壶愁击不胜情。

(0)

岩上人庵玩月

钟罢月已上,僧扉向月开。

天际微云净,风前晚汐来。

扫石对趺坐,灭烛临高台。

好添筇笠影,相伴夜窗梅。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