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破苍烟,飞壑见此洞。
绝顶入清寒,凡躯断登羾。
谺然敞今古,青壁色飞动。
一径彻丹崖,残碑得扪弄。
凌虚有高阁,远目聊一送。
秋色淡江天,跳出几云梦。
错落解金鱼,铿铮鸣铁凤。
惨澹一老僧,无言守虚瓮。
捧觞随地主,偶尔逐啽哢。
岭南虽高秋,残暑敌夏仲。
名区更幽赏,絺绤堪一讽。
志适形乃忘,真能变炎冻。
安得登吾民,于于免哀痛。
驱车破苍烟,飞壑见此洞。
绝顶入清寒,凡躯断登羾。
谺然敞今古,青壁色飞动。
一径彻丹崖,残碑得扪弄。
凌虚有高阁,远目聊一送。
秋色淡江天,跳出几云梦。
错落解金鱼,铿铮鸣铁凤。
惨澹一老僧,无言守虚瓮。
捧觞随地主,偶尔逐啽哢。
岭南虽高秋,残暑敌夏仲。
名区更幽赏,絺绤堪一讽。
志适形乃忘,真能变炎冻。
安得登吾民,于于免哀痛。
这首明代诗人张吉的《游风洞寺》描绘了作者驾车穿行山水之间,抵达深邃洞穴的景象。"驱车破苍烟,飞壑见此洞"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发现的惊喜。"绝顶入清寒,凡躯断登羾"写出了洞内清冷的环境,超凡脱俗的感觉。"谺然敞今古,青壁色飞动"则描绘了洞穴的开阔和石壁的动态之美。
接下来,"一径彻丹崖,残碑得扪弄"描述了一条通向红色崖壁的小路,以及沿途发现的古老残碑。"凌虚有高阁,远目聊一送"暗示了寺庙的建筑高耸,诗人借此远眺,感受秋色的宁静。"秋色淡江天,跳出几云梦"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景色,如梦如幻。
"错落解金鱼,铿铮鸣铁凤"可能是对寺庙装饰或钟声的描写,富有韵律感。"惨澹一老僧,无言守虚瓮"则刻画了一位沉默的老僧,守着空寂的酒坛。"捧觞随地主,偶尔逐啽哢"表达了诗人与主人的随意交谈,以及对鸟鸣的欣赏。
最后,诗人感慨岭南虽已入秋,但暑热犹存,然而此处的幽静美景足以消暑,"絺绤堪一讽"表达了对清凉环境的喜爱。"志适形乃忘,真能变炎冻"道出心境的愉悦,忘记炎热,仿佛连天气都为之改变。结尾处,诗人期盼能为百姓带来同样的清凉与安宁,"安得登吾民,于于免哀痛"流露出深深的关怀之情。整首诗以游历风洞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世人日相见,杳若不相识。
如何别君三十年,此心只是长相忆。
去岁书来自桂州,望之不至增离忧。
今年望极思稍辍,东风忽枉禺山辙。
相看一笑在舟中,仿佛芜关往时别。
舳舻千里大江秋,祖生击楫横中流。
澄清之志一不遂,拂衣高蹈轻王侯。
洞庭之南幽州北,处处江山寄游迹。
井蛙所见将无同,腐鼠相逢唯一嚇。
先生掉头不与言,世间雷电徒轰奔。
昆崙冈头三日火,白玉皎皎无烧痕。
独抱禅心卧山月,居士身中常说法。
已回火宅作清凉,尚有冰霜存鬓发。
百日江城共起居,平生不乐更何如。
愿移茅屋来相就,溪水长竿并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