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
《秋》全文
唐 / 无名氏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月色驱秋下穹昊,梁间燕语辞巢早。

古苔凝紫贴瑶阶,露槿啼红堕江草。

越客羁魂挂长道,西风欲揭南山倒。

粉娥恨骨不胜衣,映门楚碧蝉声老。

(0)
注释
月色:明亮的月光。
驱秋:使秋天的夜晚降临。
穹昊:天空,这里指高远的天际。
梁间:房屋的梁柱之间。
燕语:燕子的叫声。
辞巢:离开巢穴。
古苔:古老的苔藓。
凝紫:呈现出深紫色。
贴瑶阶:贴附在像美玉一样的台阶上。
露槿:沾满露水的木槿花。
啼红:花朵带着红色掉落,如同哭泣。
堕江草:落在江边的草丛中。
越客:来自越地的旅客,泛指远方的客人。
羁魂:旅途中漂泊不定的灵魂,比喻思乡之情。
挂长道:悬挂在漫长的道路上,形容旅途遥远。
西风:从西面吹来的风。
揭南山:吹动南山,形容风力之大。
粉娥:指美丽的女子,这里特指体态纤弱的女子。
恨骨:因身体瘦弱而感到遗憾。
不胜衣:形容身体过于瘦弱,连衣服都撑不起来。
映门楚碧:门前的绿色植物(如竹子),楚楚动人。
蝉声老:蝉的叫声显得苍老,暗示季节已晚或时光流逝。
翻译
月光驱赶着秋夜降临天际,屋梁间的燕子早早地告别了巢穴叽叽喳喳。
古老的青苔凝结成紫色紧贴在美玉般的台阶上,露水打湿的木槿花带着红色凋落在江边草丛。
远方来的旅客魂牵梦绕在漫长的路上,西风猛烈似乎要吹倒南山。
娇弱的女子怨恨身骨瘦弱不堪重衣,门前的翠竹映衬着,老去的蝉声在回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图景,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苦涩境遇的感慨。

开篇“月色驱秋下穹昊”,以壮丽的笔触展现了秋夜明月下广阔无垠的天空,月色如同一股清流,将秋意驱散至天际。接下来,“梁间燕语辞巢早”则描写了燕子在屋檐间的啁啾鸣叫,它们似乎也感受到了秋意的萧瑟,而急于寻找安身之所。

“古苔凝紫贴瑶阶”,诗人细腻地刻画了一层层青苔覆盖了古老的台阶,苔色如同紫玉般鲜明,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蕴含着岁月沧桑、历史悠久之意。而“露槿啼红堕江草”,则以鲜明的对比手法,展示了露水打湿的槿花在晨光中呈现出的绯红色彩,它们随风轻轻地飘落在江边的野草上。

诗人接着写道:“越客羁魂挂长道”,表达了一位旅途中的客人,心系远方,灵魂似乎被那漫长的道路所羁绊。紧接“西风欲揭南山倒”,则是对即将到来的秋风力量的描绘,它似乎要翻涌着将南山都覆盖。

最后,“粉娥恨骨不胜衣,映门楚碧蝉声老”中,“粉娥”指的是柔弱的女子,她的心情如同薄纱轻衣一般难以承受。而“映门楚碧蝉声老”,则是说门前那片淡绿色的竹林中传来了成群的蝉鸣,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心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深秋的萧瑟和人生的无常,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

作者介绍

无名氏
朝代:未知

猜你喜欢

课儿联·其四六五

清游能弃疾;佳句喜言情。

(0)

课儿联·其四三五

细雨篱边菊;明霞水上帆。

(0)

课儿联·其四○四

白牛纯佛座;青兕冠词坛。

(0)

课儿联·其三五七

吉日思贤相;危时失大臣。

(0)

课儿联·其三三六

读书明治乱;看水识阴阳。

(0)

课儿联·其三二五

枇杷四时气;杨柳一生愁。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