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洲亭》
《十洲亭》全文
宋 / 陈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东塘昔号神仙景,亭以洲名世亦稀。

山拥髻鬟临水鉴,花铺云锦出天机。

好风入座清如濯,古木分行翠欲围。

每到冯栏会心处,不知香气袭人衣。

(0)
鉴赏

这首宋朝陈谠所作的《十洲亭》诗,描绘了一幅充满仙气与自然美的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亭台楼阁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融。

首联“东塘昔号神仙景,亭以洲名世亦稀”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主题,将读者引入一个传说中的仙境,同时强调了此亭的独特性,以其所在洲的名字命名,在世间也颇为罕见。

颔联“山拥髻鬟临水鉴,花铺云锦出天机”进一步展开画面,山峦如同女子的发髻,临水而立,倒映在清澈的水面,犹如一面镜子;花朵则如同织成的云锦,从天际间自然涌出,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颈联“好风入座清如濯,古木分行翠欲围”描绘了亭内环境的清新与宁静,微风拂过,带来清凉之感,仿佛洗涤心灵;四周环绕着古老的树木,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尾联“每到冯栏会心处,不知香气袭人衣”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每次来到此地,都会被这里的美景与香气深深吸引,仿佛连衣物都沾染上了这份自然的芬芳,流露出对这片仙境的无限喜爱与向往。

整体而言,《十洲亭》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融合,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仙境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陈谠
朝代:宋

陈谠(1134~1216年),字正仲,陈丰(在朝为官)之子,文贤里留浦(今度尾镇帽山村)人。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初任瓯宁主簿、泉州教授等职,后升任右司郎中、殿中侍御史。开禧二年(1206年)宰相朝侘胄兵伐金。陈谠致函劝阻,认为敌势虽弱,未可轻视,收复中应先守御后攻取,方为万全之策,韩置之不理,一意孤行,结果北伐失败。嘉定初年(1208年)他再三告老,致仕后封清源郡候,终年82岁,赠通议大夫。
猜你喜欢

酸枣令刘熊碑诗·其三

猗欤明哲。秉道之枢。养□之福。匪德之隅。

渊乎其长。涣乎成功。政暇民豫。新我□通。

用行则达。以诱我邦。赖兹刘父。用说其蒙。

泽零年丰。黔首歌颂。

(0)

黄鹄歌

悲夫黄鹄之早寡兮。七年不双。

宛颈独宿兮不与众同。夜半悲鸣兮想其故雄。

天命早寡兮独宿何伤。寡妇念此兮泣下数行。

呜呼哀哉兮死者不可忘。飞鸟尚然兮况于贞良。

虽有贤雄兮终不重行。

(0)

咏怀

晓晨妆罢诵金经,净手烧香祝佛灵。

知足不思由外想,愿求兰桂满阶庭。

(0)

落花

春事交完花信风,零香碎粉乱飘空。

多情唯有寻芳蝶,犹绕残枝觅落红。

(0)

春霁.无题

几阵催花,小雨歇残红,变作新碧。

梅子酸时,荼蘼开了,不是当初春色。含情何极。

如慵似醉浑无力。忽听得。莺语沉沉,绿树楼阴直。

当此暗想,隔岁佳期,到如今、俱断了消息。

怕言愁、眉头心上,泪痕血染春衫白。

衣带自宽肠自窄。

算此愁绪,除非乡入温柔,歌闻宛转,方才抛得。

(0)

贺新凉.题京口渡江图送查查亭户部南归省觐

画里携征棹。渺江波、莼鲈正美,水肥帆饱。

应得高堂开笑口,笑把莱、衣换了只。

此计于、君独早我。忆晨昏千里外浸。

旗亭艺、贳酒长安道。风吹柳,叶如埽。

尊前谁唱江南好。忽飞来、金焦两点,恰如拳小。

北固远随三楚尽,一片布帆风峭。

刚衬着、海门残照。知有旷怀消未得。

付数行、低雁芦州杳。离别意,满秋草。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