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几经过,重到更留连。
黄尘乌帽,觉来眼界忽醒然。
坐见如云秋稼,莫问鸡虫得失,鸿鹄下翩翩。
四海九洲大,何地著飞仙。吸湖光,吞蟾影,倚天圆。
胸中万顷空旷,清夜炯无眠。
要识世间闲处,自有尊前深趣,且唱钓鱼船。
调鼎他年事,妙手看烹鲜。
平日几经过,重到更留连。
黄尘乌帽,觉来眼界忽醒然。
坐见如云秋稼,莫问鸡虫得失,鸿鹄下翩翩。
四海九洲大,何地著飞仙。吸湖光,吞蟾影,倚天圆。
胸中万顷空旷,清夜炯无眠。
要识世间闲处,自有尊前深趣,且唱钓鱼船。
调鼎他年事,妙手看烹鲜。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诗人通过“平日几经过,重到更留连”表达了对某个地方的熟悉和留恋,而“黄尘乌帽,觉来眼界忽醒然”则是对那种普通生活的豁然开朗的态度。
接着,“坐见如云秋稼,莫问鸡虫得失,鸿鹄下翩翩”描绘了一种安逸自在、不问世事得失的状态。这里“鸿鹄”指的是大雁,它们的飞行象征着诗人追求自由和远大的精神境界。
“四海九洲大,何地著飞仙”则表达了对广阔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以及希望找到心灵寄托之所。接下来的“吸湖光,吞蟾影,倚天圆”通过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超然于世俗的生活状态。
“胸中万顷空旷,清夜炯无眠”则是对内心世界广阔而深邃的写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难以入睡,是因为思维过于丰富和激荡。紧接着,“要识世间闲处,自有尊前深趣,且唱钓鱼船”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那种生活中寻找到的乐趣。
最后,“调鼎他年事,妙手看烹鲜”则是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烹饪技艺的赞美。这里“调鼎”指的是烹饪,而“他年事”则是在叙述往昔之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生活闲适的愿望,同时也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