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工众体盛唐时,屈指王岑有定辞。
强与较量聊举似,玉阶仙杖早朝诗。
兼工众体盛唐时,屈指王岑有定辞。
强与较量聊举似,玉阶仙杖早朝诗。
曾习经先生的《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之十,是对唐代诗人岑参(岑嘉州)作品的品鉴。此诗以“兼工众体盛唐时”开篇,点明岑参在盛唐时期的多才多艺,不仅擅长多种诗歌体裁,且其作品风格独特,影响深远。
“屈指王岑有定辞”,此处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岑参与王维并提,意在强调岑参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与地位,如同王维一样,都是盛唐时期不可多得的文坛巨匠。同时,“定辞”一词,既表达了对岑参诗歌语言精炼、意境深远的赞赏,也暗含了对其作品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深度的高度评价。
接下来的“强与较量聊举似,玉阶仙杖早朝诗”,则进一步展现了岑参诗歌的风格特点。这里通过“较量”二字,形象地描绘出岑参在诗歌创作中的独到之处,即他能够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创造出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深邃哲思的作品。而“玉阶仙杖早朝诗”则暗示了岑参诗歌中常有的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元素,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使得读者仿佛能跟随他的笔触,步入一个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岑参诗歌艺术特色的概括与赞美,不仅展现了曾习经先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理解与欣赏,也传递出了对岑参及其作品的敬仰之情。通过简短的几句话,曾习经先生成功地传达了岑参诗歌的魅力所在,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盛唐诗歌的风采与韵味。
苦春宵漏短,梦回晚、酒醒迟。
正小雨初收,馀寒未放,怯试单衣。娇痴。
最尤殢处,被罗襟、印了宿妆眉。
潇洒春工斗巧,算来不在花枝。芳菲。
正好踏春,携素手、暂分飞。
料恨月愁花,多应瘦损,风柳腰肢。归期。
况春未老,过南园、尚及牡丹时。
拼却栏边醉倒,共伊插满头归。
君子不见昭仪飞燕姊妹在汉宫,同妍共丽媚赤凤,赤凤一日与俱逝长空。
又不见大舅小舅兄弟专晋亦何有,兄招千里兵,弟殒一杯酒。
嗟尔芙蓉芬芳姿,出水无染称瑰奇。
亭亭各映清涟漪,高下浅深何不宜。
尝游镜湖五月时,目极万叠青罗衣,一花独出擅朝晖。
譬如神情散朗王夫人,不争铅黄桃李春。
又如君子立朝廷,朋而不倚自修正。
何乃反常为异失故态,比之人事那足爱。
只恐横塘知我有恨处,故教绝艳相并语。
莫言才气世无双,并蒂何如君看取。
不然戏我坎壈此世每不偶,逢人好匹开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