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去三千里,闻蝉同此时。
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
忽尔弦断绝,俄闻管参差。
洛桥碧云晚,西望佳人期。
相去三千里,闻蝉同此时。
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
忽尔弦断绝,俄闻管参差。
洛桥碧云晚,西望佳人期。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唐朝创作的,名为《詶令狐相公新蝉见寄》。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远方朋友深切的思念之情。
“相去三千里,闻蝉同此时。”开篇即描绘出两地相隔万里的遥远距离,以及作者在听闻蝉鸣声时的心境。蝉鸣声往往象征着季节更替和时光流逝,而“同此时”则显露出一种共鸣之感,尽管彼此之间相隔遥远,但心灵上的默契仍旧存在。
“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蝉鸣声在清晨的露水滋润下更显得清脆,而到了傍晚时分,它们的叫声又带上了几分忧愁。在这里,“清吟”和“愁噪”恰到好处地描绘出蝉鸣声随时间变化的情感色彩。
“忽尔弦断绝,俄闻管参差。”这两句诗转换了意境,从自然界的蝉鸣声转向了人间的音乐。突然之间琴弦断裂,再次听到的是不同的乐器声音,形成鲜明对比。这不仅是音响上的变化,也象征着情感和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变迁。
“洛桥碧云晚,西望佳人期。”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在黄昏时分站在洛桥上,眺望着远方碧云笼罩下的景色,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期待。这里的“佳人”指的是作者所思念的人,而“西望”则是他内心渴望重逢的方向。
综观全诗,刘禹锡通过蝉鸣声的描写,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受,同时也展现了其敏锐的情感触角和精妙的艺术表现力。
小楼帘不卷,花正闹、灯火竞春宵。
想旧日何郎,飞金叵罗,三生杜牧,醉董娇饶。
香尘路,云松鸾髻鬌,月衬马蹄骄。
仿佛神仙,刘安鸡犬,分明富贵,子晋笙箫。
人生行乐耳,君不见、迷楼春绿迢迢。
二十四、经行处,旧月今桥。
但索笑梅花,酒消新雪,纵情诗草,笔卷春潮。
俯仰人间陈迹,莫惜金貂。
金筛薜萝月,玉戛琅玕风。
石根一睡美,幽尚谁与同。
丝棼俗士怀,颠倒崔烈铜。
竹筇肯俱来,独予两诗穷。
匏瓠亦缠藤,永日闭梵宫。
土花侵道碧,晚翠初空濛。
革华共徘徊,爱此山丛丛。
木犀约重游,小待香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