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殿更衣此憩迟,宣毫江砚雅相宜。
可知茂对熙怡处,正是南薰长养时。
御殿更衣此憩迟,宣毫江砚雅相宜。
可知茂对熙怡处,正是南薰长养时。
这首诗描绘了在茂对斋中休息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人雅士在静谧环境中创作与享受的过程。"御殿更衣此憩迟",描绘了在宫殿中更换衣物后在此地稍作休息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尊贵与闲适并存的氛围。"宣毫江砚雅相宜",点明了使用的文房四宝——宣纸、毛笔、砚台,皆为上品,适宜于文人墨客的创作,体现了对艺术与生活的高雅追求。
"可知茂对熙怡处",进一步强调了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下,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愉悦,"茂对"二字可能暗含着对周围环境的赞美,以及与之和谐相处的意境。"正是南薰长养时",则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背景,将时间定格在了夏日的傍晚,微风轻拂,万物生长,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而又宁静祥和的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文人雅士在特定环境下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也传达了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融的美好向往。
忽忝诸卿位,仍陪长者车。
礼容皆若旧,名籍自凭虚。
上路花偏早,空山云甚馀。
却愁新咏发,酬和不相如。
常知罢官意,果与世人疏。
复此凉风起,仍闻濠上居。
故山期采菊,秋水忆观鱼。
一去蓬蒿径,羡君闲有馀。
持宪当休明,饬躬免颠沛。
直绳备豪右,正色清冠盖。
寄切才恨薄,职雄班匪大。
坐居三独中,立在百僚外。
简牍时休暇,依然秋兴多。
披书唯骨鲠,循迹少闲和。
庭树凌霜柏,池倾萎露荷。
岁寒应可见,感此遂成歌。